校长 冯征
(2020年10月2日)
亲爱的同学们、校友们,家长们、老师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昨天,国庆与中秋喜相逢。今天,校友与新生齐欢聚。在长江大学2020年开学典礼暨第十二届校友节开幕之际,我谨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1万多名新同学、40多万海内外校友,以及长期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这几天,走在校园里,到处可见新同学的身影,虽然稚嫩的脸庞还略显羞涩,但军训场上你们生龙活虎,食堂里就餐你们井然有序,你们让校园显得更加生机勃勃。看到你们,我想大多数校友也和我一样,想起当初进入大学的自己。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从大一新生到大学毕业,在岁月的磨砺中,慢慢从稚嫩走向成熟,从一名新生变成一名校友。而这种改变,也正是大学的意义所在。
每当我遇到一些优秀的校友,我都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一些优秀的品质,而这些品质在他们读大学时表现得尤为充分。可以说,大学对于一个人的改变是彻头彻尾的。在这里,同学们有着广阔的空间来锤炼自己。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你们展示个人才华、脱颖而出提供广阔的舞台,自由多元的选择助力你们追逐梦想,绽放青春,走向成功。大学之于你们,不仅仅体现在衣食住行这些外在条件上,更多的是一种超越物质界限的精神追求——改变自己。
英国伦敦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有一块举世闻名的墓碑。墓志铭是这样写的: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是的,如果我们想去改变这个世界,首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改变自己,让信仰更坚定。在8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广大校友传承着母校的信仰火把,展现出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时代抱负;传承着“广纳百川、润泽万物、推陈出新、百折不回”的长江精神,展现出包容并蓄的博爱智慧和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无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弃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的张国栋等校友,还是今天在奥运赛场上挥洒汗水、勇夺桂冠的校友江福英;无论是在长江勇救落水少年的“10·24”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群体校友,还是在人民生命受到威胁时挺身而出的基层干部、全国道德模范王林华校友,他们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希望同学们以优秀校友为榜样,树立远大理想,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把青春融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把个人发展融入到国家和民族命运之中,争做新时代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改变自己,让青春更美丽。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8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长大学子,在长大校园用青春的汗水浇筑出了美丽的青春之花,他们成为了学术之师、治国之才、兴业之士,是奋战在社会主义建设主战场上的主力军。邓运华院士是我校81级校友,是我校本科生中走出的第一位院士。在校学习期间,他勤奋学习,节衣缩食,硬是从自己不多的生活费中挤出费用订阅专业期刊,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广泛涉猎学科前沿发展动态,为他将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希望同学们以优秀校友为榜样,不负青春,珍惜时光,勤奋学习,掌握知识本领,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改变自己,让人生更精彩。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校友的成长是母校永远的骄傲。8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校友从母校走向四面八方,在大漠戈壁、深海远洋,在天南地北、国内海外,用青春和汗水,在不同岗位上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尤其是在今年疫情爆发期间,长大校友、校友企业和各地校友会捐款捐物逾千万元,上千名医学专业校友战斗在一线,一大批校友志愿者和校友企业奔走在一线,为早日战胜疫情贡献了长大力量。80多岁的顾正先生是我校50级校友,他在近60岁下海创业,成功创办了一家上市公司。他心系祖国,在今年疫情期间先后捐款2000万元;他关心母校,先后为母校捐款1000多万元,在今年捐款500万设立了“顾正新生奖学金”。今天,邓春芳等20位新同学获得了首届“顾正新生奖学金”,即将上台领奖。希望同学们以优秀校友为榜样,为国效力,奉献社会,勇担昌国运、铸民魂的历史重任。
同学们、校友们,校友与新生在这里邂逅,既让广大校友从在校学子身上找到了青春的印迹和回家的感觉,也让广大学子从校友身上看到了创业的激情和报国的情怀。让我们共同奏响新时代的进行曲,克难奋进、砥砺前行,继续讲好长大故事、贡献长大智慧、展示长大精神,为把母校早日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