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聚焦 >> 正文
校园聚焦

【百“星”故事】敢于尝试的青春最绚烂——记“美术明星”、工设10902班学生李佳达

发布时间:2012-11-22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学生记者 任留佳

粒沙窥天地,朵花藏乾坤。——题记

见到李佳达时,他刚从西藏独自旅行归来。这段进藏的1600多公里的旅程,他仅用步行和搭车的方式,历时一个月,最终完成了他多年向往的“朝圣”心灵之旅。随后他侃侃而谈的两个小时,向我展示了他绚烂的青春图景。

创业创新的实践者

李佳达担任工设10902班的学习委员,成绩绩点保持在2.88以上,并带领班级获得绩点全院年级第一。他一直都想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创造出社会价值。

2010年的3月,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渔民投喂饲料的场景,顿时萌生一个想法:他要设计一款机器,自动代替渔民投饲料,增加养殖效率。于是他的假期白天在图书馆翻阅书籍,晚上趴在台灯下做各种计算。终于,在5月,他做出了第一个模型,刚成型的小机器性能很不稳定,仍然需要不断地进行调试和计算。到了2011年3月份,他为这台刚刚诞生的小机器加入太阳能设计,这在国内水产养殖界尚属首创,受到水产设备行业不少企业的关注。12月,他的发明获得了中国国家专利局的正式受理,并颁发了专业证书。

2011年11月,他与管理学院和机械学院的同学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开始着手《全自动太阳能投饲机创业计划》的研发。经过日以继夜的商讨研究,他们的计划获得了校级挑战杯赛的金奖,省级挑战杯赛的银奖。

“这只是一个起点,行走在科研的道路上,是永远没有终点的,”李佳达说,他选择了尝试,他选择了坚持,“我们懂得只有在内心深处坚定信仰,才能承受无数次失败所带来的打击,才能看到每一场风雨之后的阳光和彩虹。”

背着相机的行者

我是背着相机的行者,行走在光与影的世界,偶然间我的焦距有了你的身影”,看到这张海报的人会情不自禁地走进李佳达的个人摄影展。同学们在一幅幅照片中体味身边的人像,有纯真的笑脸,有刻满皱纹的额头,有奔跑的背影,有两鬓的白发……

“摄影是一种认知,一种生活的态度。你用相机向所有人阐述你的想法,你的观点,以及你对生活的领会和体悟。在摄影的这条路上,我学会了如何去解读不同世界不同背景的人,学会了用自己的眼观去解读生活。”李佳达的眼里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他透过相机向我们展示着他眼中的世界,以及他心中的生活.。

李佳达曾接受北京佳能总部的产品培训,成为荆州地区唯一负责佳能月EOS的讲解员。他熟悉掌握各种单反的操作方法以及相关参数性能比较,俨然已是大半个摄影专家。他曾任摄影协会技术部部长,荣获长江大学“未来杯”摄影比赛二等奖、第八届运动会摄影比赛一等奖,多次承担“致远计划”大型讲座和“古城竹韵”等大型晚会的摄影工作。他的新闻摄影图片也曾多次被长大新闻网、长江大学报、荆州日报采用。

立志公益的志愿者

很多人还不知道,李佳达还是首届寻访“2011中国自强之星”的校级自强明星,也是机械学院青年志愿者支队的副队长,提及这些他都只是淡淡一笑。

2011年1月13日,李佳达与华中观鸟营一起前往湖北神农架雪顶进行保护野生动物公益摄影。在那段时光里,他与当地村民一同生活,经常啃着半生不熟的红薯,吃着没有加盐的饭菜,即使这样,他还是每天和其他队员一起踩着厚厚的积雪,顶着狂风,登上海拔三千一百多米的神农顶,寻找野生动物的踪迹,并标识它们的生活区域,以提醒人们不要去捕捉和惊吓它们。李佳达说:“那段岁月是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记忆,就是在那一次他找到了自己之于社会不可或缺的理由,找到了他存在于这个社会的价值。”

2011年4月15日,他代表长江大学应邀前往扬州大学参加中国大学生环保交流会。当在会上看到厦门大学的公益项目时,李佳达在那一刻震住了。他告诉自己,自己做的公益不算什么,他更加坚定了要把公益长久做下去。回校之后,他加入了长江大学帮扶困境儿童协会,一直坚持到孤儿院给孩子们做义务家教,到老人院看望孤独的老人,到残联陪小孩子做康复练习。

当记者问及是打算拿到国家注册志愿者证时,李佳达摇摇头,“我只愿做平凡的志愿者,也许我们无法改变这个社会大的风貌,但是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最简单的点滴开始,努力去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编辑 一晨)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