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新闻速递

“致远计划”第35讲:纵论创新意识培养 瞻视宇宙研究前沿

发布时间:2014-06-04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张昭)6月3日下午,长江大学“致远计划”名家讲坛第34讲在武汉校区B102开讲,教室里座无虚席,掌声不断。国内知名宇宙研究专家王力帆研究员和朱宗宏教授分别为广大学子带来了题为《创新与学习——中美科技人才培养的比较》和《超越爱因斯坦之倾听宇宙大爆炸之回声》的报告。报告会此次由副校长郭海敏主持。

王力帆研究员从创新意识谈起,认为创新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从古至今,得益于创新,世界上涌现出很多划时代的伟大发明。随后,他比较了中美教育的差异,他认为,中国的教育更注重知识的记忆和应试技巧的掌握,而美国的教育更侧重于学生课外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他还以油气专业见长的Texas A&M大学为例指出,与中国国家办大学的模式相比,美国的大学有教授治学的传统,学术委员会拥有很高的地位和很大的权力,且实力强的大学主要是民办的,受政府约束少。结束报告前,他寄语同学们,培养创新能力,就要使自己具备广阔的视野,锐意进取,勇于开拓。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辽阔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朱宗宏教授以温家宝的《仰望星空》为楔子,展开了“超越爱因斯坦之倾听宇宙大爆炸之回声”的主题讲座。朱教授先从三种宇宙大爆炸的遗迹开始讲起,回顾了伽利略、亚里士多德、牛顿和爱因斯坦三代科学家在探寻物质、引力与时空的联系上所做出的努力,从而引出讲座的重点——引力波。“引力波起源于中子星或黑洞的相互碰撞”,朱宗宏教授介绍,并在大屏幕上演示了两个中子星绕转辐射引力波的并合过程。中子星相互撞击所产生的壮观景象使得同学们连声赞叹,直呼:“太美了,真神奇。”随后,朱教授又对引力波的探测仪器激光干涉仪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讲解。最后,朱教授简要介绍了引力波天文学的最新进展,并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多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王力帆,就职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天文学家,中国南极天文中心主任。1994获得中国科技大学博士(与欧洲南天天文台联系培养)学位,1994-2000年为德州大学哈勃研究员,2000-2006年在美国伯克利罗伦兹国家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2006年至今兼职于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由于他在超新星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使他在国际天文学界获得广泛声誉,美国科学院天文学部主席McCray教授称之为“一个在各方面都很杰出的天体物理学家”。

朱宗宏,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和天文学系,分别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06年主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宇宙暗能量研究》,200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1年获得科技部973课题《宇宙学与暗物质》。主要研究领域:引力透镜、暗物质与暗能量等宇宙学问题;引力波天文学;星系团与活动星系的X射线观测研究。

(编辑 胡红霞)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