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中石化2012届双选会71家企业来我校招揽人才
|
(学生记者 赵兴雪 见习记者 江萍/文廖若泉 冯重/摄)领选号,排长队,投简历,签协议。11月23日上午,中石油中石化2012届毕业生双选大会在东校区老体育馆内如期举办。我校3000多名毕业生精神抖擞地来到双选会上找“饭碗”。 在此次招聘会共有71家用人单位到场招贤纳士,招聘岗位涉及油工、地物、地矿、机械、电信、管理、文学等专业。 上午7时,就业指导中心前已经排起了长龙。很多同学为了这次招聘会 |
|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25日 |
|
一位大学老校长眼中的教授贫富
|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1年11月23日 作者雷宇 对如今的大学校长而言,年终总结时一年拉到了多少科研经费是重中之重 “穷教授骑飞鸽,富教授开宝马”,对于如今大学校园里教授迥异的境遇,81岁的老校长常常感慨“沧海桑田”。回顾几十年来高校不可想象的变化,这位在大学里任教近50年的老人,感觉就像亲历了一部电影。 老校长搞了一辈子的教育,尽管退休了,但还一直关注教育,并且忍不住要发言。就在2009年 |
|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25日 |
|
魏小琳:让大学真正“学”起来
|
□绍兴文理学院 魏小琳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1年11月16日 当下的高等教育,已经成为群众议论的热点:教学质量问题、办学行政化问题、专业设置问题、学术道德问题等。在“诊断”这些问题时,笔者认为,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当下的大学“漠视”了“学”,可以借用诗人纪伯伦所言来形象概括:我们已经走得太远,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 大学的关键字在于“学”字,这是由大学的属性及大学的使命决定的。引用张楚廷先生的话 |
|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25日 |
|
政法学院首届“律政杯”辩论赛落幕
|
(学生记者 薛信伟 通讯员 刘晓玲)历时近一个月的政法学院首届“律政杯”辩论赛于11月19日在我校东校区15教101模拟法庭圆满落幕。政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郝勇和政法学院学生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杨琳丽老师观看了总决赛。 此次辩论赛自11月4日第一场开赛以来,经过几场激烈而又精彩的“车轮战”后,两支优秀的辩论队伍从众多队伍中脱颖而出。11月19日晚,正方代表队法学11004班和反方代表队思政11001班 |
|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25日 |
|
政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玩转”小组活动
|
(通讯员 毕亚楠 刘晓玲)11月19日上午,在西校区田径场上政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人际交往小组活动”。政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郝勇,社会工作系主任王贤锋老师、李飞老师、杜云素老师、政法学院一工部辅导员张凡、我院09级社会工作专业的14名同学与11级社会工作专业的64名同学共同参加了此次小组活动。 首先由主持人宣读活动规则,引导同学们快速投入小组活动中来。第一项游戏叫“大风 |
|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25日 |
|
张玉清副校长到招生与注册处访谈
|
11月24日上午,张玉清副校长深入招生与注册处调研,同招生与注册处班子进行了交流访谈。 招生与注册处副处长凌新华、田经兵同志分别就其具体负责的工作向张玉清副校长作了简要汇报。我校办学规模大、层次多、批次全,招生与注册工作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招生与注册处全体工作人员始终牢固树立“生源影响学校未来、注册促进人才培养”的工作理念,立足岗位,注重研究,克难奋进,勇于创新,认真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 |
|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24日 |
|
金秋储才 制胜未来——双选会招聘方特写
|
学生记者 任留佳 项婷 王梦琪见习记者 王雅兰/文 廖若泉 冯重/摄 11月23日清晨,71家中石油、中石化企业代表,神采奕奕地步入“双选会”招聘现场,等待“千里马”的出现。 新疆企业组团远觅良才 “新疆会不会太远了啊?”抱着多份简历的小刘同学来回踱步,面对远道而来的17家新疆克拉玛依市的地方企业踌躇不定。据悉,新疆克拉玛依市人才中心已是第三次组团来我校招贤纳士。“我们的原则是人尽其才,尽企业所 |
|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24日 |
|
双选会打响“求职大战”——毕业生特写
|
学生记者 金文娟 曾馨 唐易齐见习记者 陈倩/文 廖若泉 冯重/摄 一年一度的中石油中石化双选会又拉开激烈而紧张的寻职大战序幕。在近千余名应聘者大军中,各种态势众现,各种姿态凸显。或喜极而泣,或鼓舞人心,或令人心酸,或引人反思……下面请跟随记者一起来看看本次双选会上我们毕业生的表现吧。 通宵排队 冲刺在前争取最先机 此时是早晨6:30,天刚刚微亮。但是在在大礼堂旁已经排了150米的长队了。 排在 |
|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24日 |
|
“两访两创”的年轻样本 ——来自文理学院青年教师的报告
|
□特约记者 汤波 通讯员 周芳 自“两访两创”活动开展以来,我院一批年轻教师深入寝室、深入教室、深入学生心灵,倾听学生心声,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健康成长做了大量有益工作。 访谈引入“木桶理论” 2011年10月20日,管理学部辅导员胡沿林在自己的空间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学会等待、学会倾听、学会欣赏,把微笑写在脸上,把欣赏放在心上,学生会给你意外的惊喜和回报。” 胡老师的这一感受,源于她访谈学生 |
|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24日 |
|
纪委监察处组织部分中层干部参观荆州市反腐倡廉教育展
|
(通讯员 唐成)11月23日下午,纪委监察处组织56名学校二级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到荆州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参观市反腐倡廉教育展。党员干部们先后参观了反腐倡廉成果展、勤廉先进典型展、警示教育展和廉政文化展,认真接受反腐倡廉教育,进一步强化了廉洁自律意识。 (责任编辑 一晨) |
|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24日 |
|
我校在湖北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表彰中获佳绩
|
(通讯员 唐伦刚)11月18日上午,2011年湖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隆重举行。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湖北省教育厅、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省学生联合会联合表彰了2011年度湖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我校在表彰活动中获佳绩。 在表彰中,我校被授予“优秀组织单位”,我校“荆 |
|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23日 |
|
张玉清副校长深入学生事务处、团委访谈
|
(通讯员 刘小燕)11月21日下午,副校长张玉清到学生事务处和团委,与两部门领导班子进行访谈,听取工作汇报,畅谈学生发展。 学生事务处处长孙涛、团委书记徐波及其他班子成员先后发言,分别汇报了学校学生工作和共青团工作的整体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重点阐述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少、就业工作压力大,辅导员和共青团干部队伍人数较少、年龄偏大,出路不畅,校园精神需要进一步总结和提炼,网络信息时代如何更好 |
|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22日 |
|
我校2教师当选为省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
|
(记者 胡红霞)近日,记者从政法学院获悉,据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消息,我校政法学院徐前权教授、徐莹副教授当选为湖北省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 据了解,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但它同样也需要监督。人民监督员制度作为现行检察制度基本框架内的一项创新制度,确立了人民监督员按照一定程序,对检察机关依法办理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直接参与和监督,填补了检察制度中的一个空白。根据 |
|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22日 |
|
首届“魅力学子 校园达人秀”完美落幕
|
(见习记者 刘燕 涂雪静 学生记者王亚军)谁会一鸣惊人?谁将成为校园达人?11月19晚,首届“魅力学子校园达人秀”总决赛在西校区5教203成功举行。9名参赛选手带来的名族舞蹈、个性B-BOX、奇幻魔术、吉他弹唱、个人独唱、诗歌朗诵等节目给现场观众一场集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文化盛宴。 比赛特邀评委为第七届校学生会主席杨璇、首届模特大赛优秀模特刘乐乐以及大众评委付妹缘,特邀嘉宾有动科院文艺部部长 |
|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22日 |
|
刘百韬教授:大学生应该做的二十件事
|
(见习记者 罗沛 杨梦婷 石磊学生记者 朱辉 王亚军 )11月19日晚6时30分,在西校区五教103教室,“关爱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百韬教授开办了题为“大学生应该做的二十件事”的讲座,数百名生科院学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据了解,刘百韬教授长期从事指导青年教师和学生成人成才工作。他指出,大学要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相结合的方式来指导当代大学生成人成才。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年青人,应立志做到德 |
|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2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