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灿炜 李张天翊 吴钐)4月16日晚,西校区农科大楼1058报告厅座无虚席,劳模工匠进校园报告会暨2025年匠心科技文化节开幕式在此举行。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石化技能大师权海峰为机械学子解密从技能新人到行业标杆的成长密码。

“从车间劳务工到技能大师,这条路我走了整整26年。”权海峰的开场白朴实而有力。回忆初入职场的情景,权海峰至今难忘,“为了掌握数控技术,连续三个月每天只睡4小时;为攻克深孔螺纹加工难题,在40多度的高温车间反复试验。”
“研发的5000型压裂泵让加工效率提升21.31%,合格率100%;参与完成的3000型、5000型、8000型压裂泵国产化项目,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谈到带领团队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的经历,会场不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权海峰说,工匠精神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开放共享,让技术造福更多人。

作为湖北省“优秀带徒名师”,权海峰特别强调技艺传承的重要性,“我的创新工作室已培养200多名技术骨干,其中7人获得‘荆楚工匠’称号。”
“匠心筑梦不在远方,而在你手中的每一个细节。”权海峰寄语机械学子,以劳模精神为帆,以创新实践为桨,在强国建设中书写属于长大机械人的工匠传奇。
开幕式上,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李美求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活动氛围4个方面,介绍了本届科技文化节的相关安排。优秀学生代表张坤锋、王灿炜、冀津鹏、周中伟依次分享了个人的成长历程和奋斗感悟。
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相关负责人,机械工程学院领导班子及师生代表参加了开幕式。
(审核 丁明霞 编辑 杨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