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聚焦 >> 正文
校园聚焦

【第七届温暖长大年度人物候选人】张运波:培育兴农青年的田间奋斗者

发布时间:2020-01-09 作者: 浏览次数:

     

作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他长期从事作物栽培生理研究,被学生亲切地称为“波波老师”。他对待学生无私,对待科学严谨,对待事业上进,对待生活乐观,如同那稻田中的一汪水,静静流淌,润物无声。他就是农学院作物学“领军人才”张运波老师。

用爱助力学生成长

2012年入职长大后,张运波担任了农学产31201班的班主任。“他对我们特别好,与他相处如沐春风,亲切而又轻松!”四年里,他为学生们默默付出的点点滴滴,让他们感怀不已。2016年欢送毕业生活动中,他们端着酒杯,排着队,含着泪,每人给他一个拥抱,依依不舍。

在同事眼中,张运波充满活力,无论多忙多累,他都会用心上好每一节课。结合自身科研经历,通过精选图片、趣事分享,他将原本枯燥乏味的专业课讲得生动有趣。他的课堂里,学生总是全勤,时常还能看到慕名旁听的老师。

在学生眼里,张老师平易近人,只要他们有困难,他总会及时主动地提供帮助。2018年,农学卓31701班的卢泽如同学向教她专业课的张老师求取一种做实验用的水稻种子。张老师手头没有,但他丝毫没有推诿,而是积极帮卢同学想办法,并亲自带着她,一连找了三位拥有该稻种的学院教师,不巧他们都没在办公室;他又逐一与老师们电话沟通,最后终于为卢同学找到了需要的稻种。事情虽小,却温暖人心,在学生心里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我皮老,晒伤了没事,你们可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哦!” 每年的课程实习中,张老师总会带着学生们走入田间,挽起裤腿与他们一同“劳作”,并手把手地提供指导。2018年暑假,正在田间试验的实习生邓俊,因未穿防晒袖套,胳膊被晒得通红,被水稻叶刺破后疼痛不已。发现情况后,张老师立即脱掉身上的防晒衣给邓同学穿上,还从车上拿出药膏,细心地涂抹在他的伤口上。

为班级每一位同学手写贺卡,这是张运波长期坚持的习惯。“你既然认准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来自新疆的农研1801班的张一林说:“就是这样朴实的一句话,激励了我大学四年;我毕业工作2年后回校考研,这期间,张老师一直默默支持着我,陪伴我一路前行,直到考取本校研究生;他是我由衷感激的人!”

用情化解学生困难

“我知道,很多同学在求学路上都面临着一定程度的经济困难,但请你们相信,这些困难只是暂时的,未来的日子终会因自己的拼搏慢慢变好!你们要好好读书,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一定尽我所能地帮助你们!”长期以来,张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每次出差回来,他都会带些特产到实验室和学生们一同品尝。“六年来,张老师和我亦师亦友,他帮我度过了很多难关,他的恩情我将永远铭记于心。”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留学的博士生刘科感慨道。

2013年,他发现自己带的一名实习生情绪异常低落,便主动与其谈心。学生感动万分,主动道出了心中的“难言之隐”:父亲过世不久,母亲又患重病,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考研梦想。得知情况后,他立即上报学院领导,为该生成功争取了临时困难补助;随后,刚刚就业的他省吃俭用,从工资里挤出一部分钱打到了该生的银行卡;之后又四处打听,帮其找到了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

“这张特殊的火车票我永远不会丢,因为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目前在中国水稻研究所读研的刘少文至今仍记忆犹新:2017年,他第一志愿报考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生,未被录取;准备放弃时,张老师想方设法为他争取了中国水稻研究所的调剂指标,还帮他买好了赴杭州面试的车票。

来自湖北巴东的农卓产31601班学生冯向前,于2018年12月通过了去马来西亚游学的选拔考试,学校补贴之外,还需缴纳10000元学费;因家庭经济困难,父母建议其放弃游学。听闻消息后,他及时劝阻了学生家长,并承诺钱的事他来想办法。来自湖北黄冈的18级研究生陆某因家境贫寒,一时凑不齐学费,见状,他果断为其垫付。

近5年来,他还为近20名考研学生支付了政治、英语辅导班费用,并时常为家庭困难的学生考研复试支付路费。

用心浇灌科研稻田

出身于农民家庭的张运波,怀着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深厚感情,毅然走上了农业科研之路。他常说:“科研路上有运气,但无捷径;要做出成绩,只有多投入时间工作,多沉下心来思考。”为此,入职长大以来, 他一直延续着没有寒暑假、没有周末、晚上10点后下班的工作模式,在嘈杂的白天忙于应付日常琐事,寂静的夜晚则倾听初心、沉潜治学。

平时 ,除了出差,张运波的生活基本在实验室或试验田度过。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他总会发自肺腑地告诉学生:“农业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行业。水稻扬花抽穗在8月上中旬,在酷暑烈日中深入田间地头,需要一份恒心。”正是凭着这份淡泊名利、踏实苦干的恒心,七年来 ,他先后主持了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行业专项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子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累计获得科研经费700多万元,先后获评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1项,为学校作物学专业的长足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有些项目经常因经费不足而难以实施,但张运波老师近几年的科研经费很充足,大家可以跟随他做一些有意义、有现实价值的探索!”农学院李志新教授在课堂上呼吁同学们加入到张老师的课题组,向他学习。

张运波以科研促教学,在他的严格指导下,一届又一届学生先后考入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攻读硕士研究生,更有许多学生踊跃报考他的研究生,跟随他一道从事科研工作。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在漫长而伟大的育人旅途中,张运波无怨无悔地坚持着;在枯燥而艰辛的科研道路上,张运波勤勤恳恳地探索着;他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农业教科研工作者的时代赞歌!(通讯员 谭亮魁)

(编辑 汤慧珍)

推荐新闻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