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学院 刘志豪
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党的二十大和我的人生路”成长故事分享会。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主席在红军处境窘迫时所作的诗,成了我上大学以来的座右铭。高中时,我是一名文科生,但在公布高考志愿结果时,录取我的却是一门理科专业,所有对未来的激情与向往似乎都灰飞烟灭。转念一想,我一山东大汉怎么能被这点小事儿打倒呢?所以,那就去学吧。
高数、概率论、线性代数,实在是让我摸不到头绪,更别说大学物理,还是两本,更是难如登天。大学物理书上的每一句中文,对于我来说似乎都是生僻字。但是我下定决定,一定要学会。于是,我每时每刻都在和百度、老师、同学交流。把所有的练习册翻来覆去刷了十几遍。经过百般磨练,大学物理上考了92,大学物理下考了95。
除此之外,对于其他专业课,我也认真对待。我的活动范围不是在教室就是在去教室的路上,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C语言、C#、数据结构、测量学、地图学、地理信息服务,各种专业课也几乎都在95分以上。截至目前,绩点4.15,排名专业第二,通过了英语四、六级,各级奖项30余项。通过艰苦的学习,我竟然发现我慢慢地爱上了地理信息科学。我甚至产生了一个愿望,希望未来的人们在地理信息的世界里生活更加便捷,城市更加智慧。
大学的学习,对我来说是“翻山越岭”。数学是一座山,物理是一座山,各种专业课是一座山,促使我翻过一座又一座高山的,正是我的勇气和毅力。除了学习这座山之外,我还努力攀登“创新创业”这座山。
十八大过后,国家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基因被进一步激发。而我,幸运地沐浴在了这创新创业的春风里。大一下学期,我毅然决然地加入了班主任朱正平老师的创新团队。在与朱老师的交流中,我们决定要在电子地图上填报高考志愿。果然万物皆可地理信息科学,后来我便主持起了这个项目。
我广泛召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给它起了一个特殊的名字——《麦朴志愿》。刚开始在电子地图上填报高考志愿只是个存在于朱老师脑子里的概念,为了将概念变为现实,我们需要从0到1开始学习。Java、PHP、ECharts、百度地图API、Vue等等,这些在书本之外的编程语言或框架,虽然开始我们一窍不通,但是必须学会。
从《麦朴志愿》成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来的4个月内,我和我的队友每天熬到凌晨一两点,每天在石油科技大楼C305和C306唇枪舌战地讨论问题,甚至于摩拳擦掌。这四个月,我们终于掌握了基本的知识体系,并且经过我们的边学边做,《麦朴志愿》也基本达到了中期审核的要求。从今年的四月份开始,也就是离大创项目中期答辩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们感觉夜晚比白天要长得多,因为我们睡觉的时间从一两点调整到了两三点。在这两个月内,无尽的测试、优化、填充数据折磨着我们,只因为我们要精益求精,因为我们设计研发的产品要覆盖全国。
全国有30个高考生源地,每个生源地我们都要设计相应的系统,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仿佛做了30个大创。大创中期答辩前一天,为了给评委一个好印象,我和我的队员们去剪了头发。5月9日答辩当天,汇报完我们精心准备的20多分钟的汇报,这一切阶段性地结束了。那天下午,我躺在床上,睡到了第二天早晨。经过漫长的等待,5月12日早晨九点,刚做完核酸检测,我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我打开手机用眼睛一扫,QQ消息,打开一看,是期待已久的那个文件,我紧张地轻触了一下屏幕,一眼望去,在第一行是《麦朴志愿》几个大字,我激动又疑惑,于是我的食指再往左划,“推国家级备选”。
6月9日,正式入选了国家级大创项目。那一刻,梦想成真。后来,该项目获得了“三创赛”湖北省一等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南赛区一等奖等各类奖项。我们团队发表的一篇核心期刊文章也被正式录用。
大一下学期,我有幸进入武汉校区党史宣讲团。我踏出校门,随队在三角湖小学、管委会会议、中干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讲党史,厚植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我渐渐地发现,通过自己短短几分钟讲述的故事,既能唤起成年人的爱国热情,也能让六七岁的小孩子感受到生长在一个如此和平安康的国家的幸福。
今年上半年,在自己的努力与组织的培养下,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作为地科院团委学生会一员,我参与组织了第一届“佰源杯”新生辩论赛、第一届“溯源杯”新生地学知识竞赛、地质基本功竞赛、网络编程大赛等。为长江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担任班长期间,我和同班同学一起备战英语四级。值得骄傲的是,本班四级一次性通过率为87.88%,这离不开学院的悉心培养和每一位同学的刻苦努力。对于我来说,成绩并不是终点,是奉献社会的起点,是一名长大学子即将汇入大海,掀起万顷碧波的起点,是一名地理信息科学学生将地理智慧汇聚成燎原之火进而为建设数字经济新时代添砖加瓦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