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涛)“您在当外交官的过程中,遇到许多尖锐且严峻的政治考验,您是如何面对和处理的?”“您为什么在高二时就立志当一名外交官?”“在1960年,你为什么选择学日语?”4月11日上午,在文科楼713会议室,“对日外交”新闻官曾文彬正兴致盎然与外语学院日语专业的师生讲述自己36年的外交生涯和20年的驻日工作心得体会。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涛、日语系主任邓高及日语专业近40余名师生参加了交流会。
“2000多年前,日本以中国为师,日本从中国引进了文字、人文思想、宗教、法律、医学、建筑等。日本人面对中国人,言必称老师。从什么时候开始,日本开始欺负中国的?为什么呢?”75岁的曾文彬教授非常专业、通俗地、动情地讲了日本发展历程、日本与中国的交往、日本反华侵华的军国主义思想根源。日本人是一个有强烈的危机感并善于学习的民族,先学中国文化,后学西洋文化,而且学了就扎实改革,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日本人的敬业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以及教育体制,也值得我们借鉴。1个半小时的讲述中,曾文彬以2次驻日使馆的工作经历,退休后8年在日本公立和私立学校任教的故事,深入地与日语专业的师生分享了他的外交生涯、学习日语的方法及用好日语这工具,服务社会,做一个感恩的人、有价值的人。
曾文彬对长江大学日语专业的学生提出了5点期待,希望日语专业的同学们,立大志,站稳立场,报效祖国,首先是学习好中文,写好说好中文,才能更好翻译日语;其次,希望同学们研究中国历史,尤其是要懂中国近100年的历史和国际关系史,才能更好从事外交或外贸工作;第三点是,学习好逻辑学,在生活、工作中用辩证法看问题、处理事情;第四点,刻苦努力,打好专业基础,勤实践多创造机会表达日语;第五点是要有敢为人先的精神,不怕困难,敢创新创业。
“曾教授75岁了,还在孜孜不倦、毫无保留的学习和教导我们,我们非常敬佩、非常感动。曾教授的求学经历和外交故事极大地激励我们学好日语,在我们心里播下了当外交官的种子。”听完讲座,同学们纷纷和曾教授合影、请教、道谢。
据了解,曾文彬非常关心和支持长江大学的发展,他曾是我校客座教授。并于2006、2007年在长江大学设立7万元“曾文彬”奖学金;2009-2012年期间,4次到长江大学开展学术讲座;2015年10月,向外国语学院赠送新书《一个逃难儿的人生》;2016年6月,向外国语学院捐赠日语专业相关书籍资料200余册。
曾文彬自幼迁至湖北荆州江陵。1949年入学,1960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外交学院,后转入北京外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1965年毕业后长期在外交部新闻司工作,并两度就任我国驻日使馆新闻官,直至担任新闻参赞。1993年起,先在外交部国外工作局工作,后担任我国驻日本长崎总领事。2001年退休。2003年—2011年受聘到日本长崎大学和中部大学担任教授。现为中部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外交部外交笔会和中日关系史学会理事。
(编辑 胡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