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一鸣)为了提高《沉积岩石学》的教学质量,解决老师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3月30日晚,地科学院召开国家精品课程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沉积岩石学》2017年第一次教学研讨会。
研讨会由该院院长、课程负责人何幼斌教授主持,课程教学团队所有教师、部分其他课程教师参加研讨会,非常规油气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罗顺社教授和院教学委员会主任林小云教授参与指导交流。
研讨中,何幼斌介绍了《沉积岩石学》成功申报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历程,提出了自己的期望。胡忠贵老师对比分析了各专业《沉积岩石学》课程的基本情况和教学内容的学时分配,重点解读了2016年专业认证过程中根据专业认证标准重新修订的《沉积岩石学》教学大纲,解析了课程的内容构成、学时分配、授课方式以及考核和成绩评定的方法,并对课程内容与专业认证标准中毕业要求点的匹配关系进行了介绍。
参会老师热烈讨论、积极发言。胡光明老师讲述了上“砂岩的成因—成分分类”内容时的思路,分享了自己的教学体会:“老师要主动去问学生,让学生主动思考,帮他们找到学习的动力和兴趣……”韩登林老师、李华老师分别上台以“曲流河相二元结构”和“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等内容为例,展示了自己的教学思路,针对其中的问题,大家又进行了热烈讨论。
研讨会持续了2个多小时。何幼斌总结道:“真是‘百家争鸣’。这样讨论的形式很好,可以促进各位老师间的交流,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以后,大家有好的教学资源以和教学办法,都可以拿出来共享,将《沉积岩石学》这门课程讲得更加精彩。”
(编辑 胡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