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记者 皮之洋 刘相君
在我校今年考研大军中,地科学院华林公寓9栋324寝室的四名同学成绩优异,脱颖而出。其中瞿长、黎霆、李兵三人不约而同考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工程专业,黎霆凭借高数满分、总分424分的好成绩成为初试第一,李兵以404分占据初试第二名。陶意则考取了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矿普专业。
寝室四兄弟:同入同出 互帮互助
面对记者问起三人怎么考入了同一所大学,他们笑着表示意向相似,大有志同道合的意味。李兵和瞿长作息时间相似,整日形影不离,考研前的两个星期每天上午都会相约自习室背诵政治,一背就是一上午。
因为目标相同,考研自习室的座位也连在一起,平日里互相交流,互相监督鼓励。黎霆喜欢出入A教5楼,每天的生活都在“计划”中度过,从大三开学,便着手高数的复习。除了经常奔波于教室和寝室之外,他还是健身房的常客,“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黎霆笑着说。谈起陶意,另外三个室友立马说道,“我们经常一整天都见不到他的人。”因为陶意决定考研的时间稍晚,起步迟,“早出晚归”便成为了他的代名词。
他们和大多数男孩一样,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事情是打一场篮球解决不了的,“学习效率变低”、“状态不好”、“情绪波动”……这些备考常见问题在运动过后,他们会坐下来互相倾诉鼓励一番,睡一觉起来,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正如瞿长所说:“就像高中错题很多时,揉完试卷再打开。考研时的努力全靠自觉,当我难以坚持下去时看看身边的同学们刻苦努力的样子,就是不断前进的动力。”
班级好氛围:备战考研 众志成城
如果说高考是一个人的成人礼,那么考研就是一个人的加冠礼。
谈起考研时的难忘回忆,他们说起考研期间去江汉油田实习时每晚的挑灯夜战。那时已经是考研后期,时间紧张,即使环境艰苦,他们也用最“传统”的方式——打手电筒照明来坚持看书复习。“就像小时候窝在被子里看小说,乐在其中。”“因为收获了知识,每天都快乐而充实。”实习回来,考研依旧。去图书馆学习,基本全班出动,为此,他们还专门建立了一个讨论组,每次到饭点都呼朋引伴一起去吃饭,总能凑上七八个人一起讨论复习中遇到的问题,互相答疑。这也成为了枯燥考研生活中的一抹亮丽色彩。
李兵感慨道:“班上的学习氛围很浓,研友们的相互鼓励、相互陪伴十分重要。因为有所追求,所以团结一致。”由于良好的氛围,班上的考研成功率高达90%,创下历年之最。
院系传精神:分享经验 重新出发
在谈到考研经验时,黎霆的表情瞬间严肃起来,他说考研是一条漫漫长路,一定要坚持到底,所以“平稳的心态很重要”。
黎霆在地科院的邀请下,还悉心准备了专业课学习经验演讲,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分享给大一学子。“做好学习计划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最基本的条件。”他说,“正如我们在准备考研时,学长教导我们的一样,考研精神是一种传承。离校前,还能做一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我深感荣幸。”
他们就是这样一群的人:热心的学长,他们将自己的学习资料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了学弟学妹;谦虚的同窗,他们说:“资卓21301班共有18位同学决定考研,全部考取心仪的院校,班里每个人都很优秀。”
追求卓越的他们收拾行囊,即将奔赴人生的下一站。
(编辑 胡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