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海洋,男,汉族,1986年2月生,湖北钟祥人,中共党员,农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校园与试验田之间,刘海洋的身影总在匆匆穿行。这位生于湖北钟祥的80后博导,用日复一日的行动诠释着一位党员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三尺讲台与科研沃野上,点亮信念之光。
深夜的车灯,照亮学子求学路
作为班主任,刘海洋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深植于心。新生报到季,当得知有学生因深夜抵达荆州错过接站,他立刻驱车前往火车站,妥善安置好学生方才离开。疫情期间,他亲自护送患病学生返家,一路既当“护送员”又当“心理疏导员”,让远离家乡的学子真切感受到组织的关怀。
这些细微处的暖流,汇成理想信念的江河。他带的班级不仅多人光荣入党,考研成绩也尤为亮眼——多人考入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顶尖院所或保研本校。他本人也荣获“优秀班主任”称号。
创新的课堂,激活专业生命力
教学上,刘海洋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他大胆革新教学模式,在《作物基因组学》中开设“最新成果解读”环节,在《分子生物学》中组织“学术辩论”,让专业知识在互动与碰撞中“活”起来。
科研育人方面,他坚持“早进课题组、早进实验室、早进试验田”的培养模式。通过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他指导本科生掌握基因克隆、分子标记等前沿技术,引领他们走进分子育种的世界。他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曾获校级优秀,经实验室淬炼的学生毕业后或深造或投身农业一线,在各自岗位上践行强农兴农的使命。
水稻的密码,写满赤诚报国情
科研攻关中,刘海洋带领团队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水稻遗传育种,深耕光周期适应性领域。他在国际上率先揭示水稻光周期反应核心调控因子CCT基因的分子机制,阐明了不同类型光周期反应的分化机理,为培育高产广适水稻奠定理论基础。相关突破性成果发表于《Molecular Plant》《The Plant Cell》等国际顶尖期刊,近五年总引用超1500次。
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北省创新群体项目,入选省级人才计划,成果入选2024年湖北省实验室亮点科技成果库,并共同斩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他始终秉持“科研要顶天立地”理念,推动成果快速转化。通过分子设计育种技术,他协助培育的国审品种“春9两优70”高产广适,成为湖北省近十年首个冠名超级稻,深受农民喜爱。
“那些在实验室通宵达旦的夜晚,那些与学生促膝长谈的时光,那些田间新发现的喜悦,都凝聚成继续前进的力量。”回望来路,刘海洋心怀感恩。
未来,他将继续以“四有”好老师标准砥砺前行,在三尺讲台与科研一线,让党徽闪耀,让党旗高扬,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征程上奋力书写答卷。(党委组织部供稿)
(审核 刘长华 编辑 杨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