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黎娟/文 唐佳雨/摄)信物定格历史瞬间,书信续写岁月深情。4月29日晚,《信·荆楚》课程第二季第七讲在东校区16教A313开讲,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许锋,荆州市委宣传部和市社科联相关领导及全体机关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成员、《信·荆楚》课程团队、湖北省红色书信研究与传播中心的全体教师一同聆听沉浸式党史课。

《信·荆楚》第七讲“东方风来满眼春—与改革开放的深情书笺”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孙萌、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滩桥镇党委副书记唐王维联袂讲授,通过深情讲述、信物分享、情景演绎、红歌合唱等丰富形式解读荆州改革开放中的信物及书信。
追寻着改革开放的足迹,思政课的序幕在红色信物的展示中缓缓拉开。冯星雨、高宇桐、李晨睿等同学分别展示“一组绿皮火车票和高铁票”“一套风靡于20世纪80年代的确良衣服”“一部拨通移动时代的大哥大”等信物,通过讲述信物中的动人故事,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从筚路蓝缕逐步迈向繁荣昌盛的坚实足迹。
荆州这座千年古城,在40多年的奋斗征程中,奏响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强音。从包产到户的春雷乍响,到工业品牌的璀璨绽放,再到现代产业的拔节生长,孙萌以红色家书为媒,娓娓道来荆州人民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在时代大潮中刻下的鲜明改革印记。

在情景演绎环节,高宇桐、杨耀峰、王羿如、韩梦彦、曾晓慧、石家乐等同学以书信为媒,通过情景剧《逐梦荆江》生动再现了平凡百姓将拼搏的汗水、奋斗的喜悦、未来的期盼,书写进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的故事。

课堂上,唐王维通过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故事,引导在场师生全面回顾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分享了他扎根基层、担当作为的奋斗风采,彰显青年力量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使命担当。

青年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承担着怎样的使命?孙萌以农学院学生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助力乡村振兴、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活化利用红色书信资源、艺术学院学生推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等生动案例,号召青年学子以创新理论解放思想,以创新实践敢闯敢干,以开放包容走向世界,以坚定自信奔赴未来。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课程在全体师生合唱《不忘初心》的歌声中落下帷幕。
据悉,《信·荆楚》第二季第八讲将于5月6日(周二)晚7点在16教A313开讲,由陈质晶老师授课团队带来《百年风华 青春对话—从红色书信中领悟中国青年的志气与担当》,围绕大学生自我成长、精神自洽、未来选择方面的困惑,与青年革命领袖恽代英开展一场百年对话。
(审核 刘小燕 编辑 杨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