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华)寒假期间,我校5917名青年学子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组建301支实践团队,积极组织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我把长大带回家”寒假回访母校、爱心托管班、创新实践专项等项目,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家乡建设注入蓬勃活力。

专业赋能实践路,真心铺就志愿情。计科学院45名学生分赴黄陂一中、江陵一中、通山一中、振新高中、鹤壁市外国语中学等多所高中开展寒假回访母校活动,他们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开发“长大全景漫游”H5页面,通过360度实景全方位展示校园风貌,还精心制作《学科选择三维度评估表》,从多个维度为高三学子剖析学科选科要点。英语翻译专业王楚悦同学积极投身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志愿服务工作,作为语言服务志愿者的她反复打磨运动场上的多语种指引牌,为朝鲜代表团架起语言沟通桥梁,协助沙特代表团顺利办理入住手续,用精准翻译为韩国领队化解访客卡危机。物流专业薛诗宸同学带领团队成员,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现场观摩等方式,深入研究非遗文化花鼓戏在湖北本土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相关实践成果也被列为我校今年学生国创赛的重点培养项目。

特色“爱心托管”课堂,点亮儿童精彩寒假。数百名艺术专业学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前往武汉知音社区、老河口新华书店、荆州新民社区、武德路社区、杨集镇街道社区等开办的“爱心托管班”,开设绘画、手工、音乐、舞蹈等特色课程,并将拓印、扎染、蓝晒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帮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有意义的假期。在常德市富强社区的“爱心托管”班上,城建学院李洋同学以节日美食“元宵”为原型,使用黏土发挥创意,带领小朋友们通过用粘土制作元宵的方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绿“动”家乡,擦亮生态底色。化工学子组建3支科普实践团队,深入家乡社区开展化学科普活动,并积极开展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流域水质调查等环保调研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家乡的绿色建设。生科学院“生声不息”实践团到湖北石首麋鹿保护区,开展野生麋鹿生境的科学研究与动态监测,通过撰写调查报告、进行科普宣讲、创建科普平台、制作文创产品等多元化方式,引导青年学子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青马领航,多维实践展担当。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100多名学员结合自身专业发展与实际,在专业竞赛与乡村调研中感悟科研魅力,在企业实践与兼职锻炼中提升专业实践技能,在公益服务、政务实践、红色研学中丰富业余生活。2月27日,学员们通过读书分享会、激励晨会等分享了寒假社会实践成果,从企业实习的经验沉淀,到政务实践的视野拓展,再到红色研学的精神洗礼,以多元经历铸就成长,以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青年奋进力量。
寒假社会实践是一场青春与家乡的双向奔赴。未来,学校将持续推进整合优质资源,进一步拓宽实践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实践机会,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审核 杜岳青 编辑 杨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