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何一鸣)5月17日至20日,由国际古地理学会、中国古生物学会等单位主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等单位承办的第六届国际古地理学会议在中国南京召开,来自22个国家的796位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生命演化、古地理、资源效应”贡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会。我校地球科学学院16名师生参加会议,与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研讨。
会上,地科学院研究生积极参与口头报告和海报展示。博士研究生王晶作了题名为“Genetic Types and Development Models of Thin Sand Bodies of Palaeogene Dongying Formation in Huanghekou Sag, Bohai Bay Basin”的学术报告,主要讨论了薄层砂体成因及沉积模式。硕士研究生何一鸣围绕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拉什仲组重力流水道的形成机理及垂向演化这一主题,作了题名为“Mechanism and Evolution of Gravity Flow Channel : A Case Study of the Ordovician Lashizhong Formation Outcrop at Western Margin of Ordos Basin, China”的口头报告。
通过大会评选,研究生王晶、何一鸣荣获优秀学生口头报告,刘家乐、孙家惠荣获优秀展板报告。
据悉,国际古地理学会于2022年7月16日正式成立,是我国成立的第一家地质学领域国际性学术组织。学会致力于促进世界各国古地理学的交流、发展和创新,为矿产资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预测和勘探服务。第一届国际古地理学会议于2013年9月在北京召开,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其中第五届国际古地理学术会议由长江大学承办,在武汉校区召开。第七届国际古地理学术会议将于2026年在阿根廷门多萨举行。
(审核 冯舒 编辑 杨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