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通讯员 王中梅 陈爱霞)有这么一支队伍,他们不是医生、不是护士,却毅然放弃休息,选择勇敢“逆行”,他们登记住户信息、加强防疫宣传、为重点人员提供上门服务……他们是高校教师,也是社区志愿者,他们不顾疲惫,始终驻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实际行动助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是西校区临时党支部的35名志愿者,他们在支部书记冯发明的带领下,全力投入到了疫情防控防疫工作中。
疫情就是命令 校园就是战场
为防止疫情向校园扩散,守护师生安全、维护校园稳定、严控人员进出,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2月8日起西校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全体居住户不得随意出门。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难免会带来诸多不便,有的居民习惯一早出去买菜,认为出去一小会儿“没必要查得那么严了”;有的老教师对突然封闭校门感到很不适应也缺乏理解……种种问题渐渐呈现出来。
临时党支部迅速召开网络工作会,志愿者们各抒己见,很快有了对策:校门口除了保卫处工作人员严格值班外,每个时间段安排党支部成员轮流值守,并对不理解、发牢骚等行为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同时每天早晨校区巡逻车播放学校防控办通知及要求,加强防疫宣传。无论刮风下雨,志愿者们积极认真开展工作,始终全天候坚守岗位,每次到了值班人员换岗接班的时候,志愿者袖章传递的不仅是工作任务,更是一份巨大的责任。几天坚持下来,居民们渐渐理解了志愿者的艰辛,纷纷积极主动配合防疫工作。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校园安全隐患,校园巡逻也是志愿者们重要的工作,每天巡逻的同志负责总结当天的值班情况,便于支部交流怎样把工作做得更接地气,更好的为居民服务。

爱心守护服务到家
在校园里有这样一群离退休的老同志,他们为学校默默奉献了一生,春节本应是万家团圆的时刻,但因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的子女未能按时回家。何福玉老师年前刚在ICU病房出院,疫情防控期间出现了呼吸不畅的危急情况,校区党支部立即协调从沙市医药仓库跨区调运氧气呼吸机运抵到病重的何福玉老师家中,解决了燃眉之急,完成了一次爱心接力,也为八十多岁的老人送去了一份孝心。考虑到老人家身体状况特殊,党支部安排志愿者一对一服务:协助其家人照顾何老师、每天到超市订购牛奶及新鲜水果送到家中。
西校区困难住户佘红家等人由于长期独居,与人沟通交流有困难,平时习惯在校园内闲逛,党支部委派朱军等同志对接服务,送去口罩,并每天上门叮嘱他们不要出门,认真统计其生活物资上报党支部帮助统一购买;教职工家属有小孩受伤,支部成员拿出自己家里急救箱帮助包扎,处理伤口。
“群主,我家地里的菜能不能给送给邻居们?不要钱。”住在8号楼的费婉容老师在楼栋群里发出爱心捐菜信息,楼栋长毛明帮很感动,封城了那么多天,很多楼栋的住户菜品供应紧缺,费老师热心的善举,在寒冬里送来阵阵温暖。
苏应兵老师的父母也多次表达要捐献自己种的蔬菜,党支部经过充分考虑,按照学校防控办的要求,结合居民们的实际需求,安排李助南、李贵山、杨丰利、朱军等四位成员到菜地摘菜,分装好后全部配送给不会在网上支付购买的老同志们。由于疫情特殊,志愿者们只有挨家挨户悄悄放下新鲜蔬菜然后电话提醒住户们及时收取。

西校区有这样一位志愿者,她1人建立了2个物资采购群,承担起西校区居民生活物资的统计和订购,她叫陈爱霞。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10点,陈爱霞一直活跃在微信群里,马不停蹄的统计订货品种、数量、金额,核对无误后还要联系商家送货,到货后,她又赶到现场组织老师们领取物资……千头万绪,陈爱霞却打理得井井有条,提到她的名字,校区的居民们都纷纷伸出大拇指为她点赞。
守土有责 更要守土尽责
为了将人员信息和后期的管理工作层层落实到位,西校区临时党支部为14栋家属楼都分配了楼栋长,不落一户一人,夯实基础数据。目前西校区有198户共499人居住,自防疫工作开始,经历了三次住户人员信息的大完善,一次是统计有多少住户,每个住户有多少人;二次是进一步细化每户人员的基本信息,里面住了哪些人,叫什么名字;三次是变统计单元由户到个人,理清住户内人员的关系。
面对各项紧急而繁琐的任务,楼栋长们毫无怨言,着手就办。有些住户电话联系不上,他们就隔门问话,上门统计。碰到外地租户或老人,有时名字要反复问几遍,“是王还是黄?”通过一户一户地查看,楼栋长们准确掌握了住户数据。每个楼栋长对自己的楼栋有多少户,多少人,哪户是哪单元哪门号,哪户里有些谁都是一口清,每日做到“两个一”:每日一问,每日一报。人员信息虽是动态的,但每一步都是扎实推动,将防疫工作落到了实处。
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后,为了能够解决居民的各种生活问题,支部成员义不容辞担起居民们的“生活委员”,除了分发学校后勤集团配送的物资,还帮助配送各地捐助的物资,将爱心传递,帮助居民们共同抗击疫情。

西校区出现了两例确诊病人,党支部成员积极配合保卫处工作人员做好病人及家属送医检查、消毒、隔离等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及时通报,消除居民不必要的恐慌,目前两位病患都已治愈出院。
在这场特殊的防疫工作中,每个志愿者都分担着不同的任务,他们有的互不认识,却携手同行。他们恪守“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郑重承诺,真心诚意为民服务解难题,为校区居民筑起阻挡病毒的“长城”。
(编辑 张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