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吕善玉)10年前青年学子舍己救人的义举,筑成了长大的精神丰碑,十载春秋交替,“人链”精神历久弥新。10月24日上午,在主教1401会议室举行的“10·24”英雄集体诞生十周年座谈会上,8名英雄集体代表参加会议并发言,道出自己的成长感悟。
“看着烤烟从一株小苗到成品,感受到了春种秋收的神奇,也是在那里,第一次体会到水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扶贫干部,从小生活条件良好的孔璇到了基层。她说,“才到巧家县的时候,由于地震和水利设施的不完备,有天接到给中心学校送水的任务,当我们到达时,很远看见老师带着学生提着水桶拿着水瓶等我们,走近以后,孩子们开始欢呼,非常开心,那一瞬间,我找到了工作的方向和意义……”从迷茫到坚定,从心怀感恩到肩负责任,她用“一车水、一瞬间、一株苗”的故事讲述了自己10年来的成长。

“10年的时间,我要对得起10年前的那个自己。”当问及这10年最重要的事情,昌子琪坦言:10年前,我们在那一瞬间,见过了人性最善良的一面,见过了人性最耀眼的光辉,让我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不苟且的人。国家、社会、学校那么多陌生人的关怀与祝福,让我学会了感恩。“‘唯死者永远十八岁’,初读《挪威的森林》里的这句话,那时还太小,不懂什么意思。今天我28岁,那牺牲的三名烈士还是18岁,所以平凡的生活对很多人是一种奢侈,过好自己平凡的生活,是对他们最好的怀念。”
每一个人,每一次回忆,每一次讲述,都深深触动着在场每位听众的心。“我理解的‘人链’精神是危难时刻勇于献身,是我们12名同学紧紧凝聚在一起的力量……”张荣波说出了内心最深的感悟。
徐彬程说,是10年前的那一天改变了自己,开始变得有担当、有责任,所以在后来的生活中也一直坚持传承“人链”精神。“我不仅是‘人链’精神的发起者,也是传承者。”孟亮雨坚定地说道。“不抛弃,不放弃,成为我在工作中的精神支柱。”姜梦淋说这是10年来对自己最大的影响。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已成为龚想涛的公司文化。“作为基层扶贫工作者,团结、奋斗、奉献的精神深深影响着我,扶贫干部也是‘人链’,也需要‘人链’精神。”万莉莎感慨。
(编辑 李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