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 康群)今年全省有38名优秀青年荣获2019年“湖北青年五四奖章”。4月29日,记者获悉,这38人中就包括2名校友,他们分别是恩施州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所长高剑华、十堰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副站长李涛。
1981年5月出生的高剑华,2000年9月至2004年7月在农学院农学专业0025班学习,先后担任班级体育委员、院学生会体育部长等职,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200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年9月至2010年7月,在农学院攻读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硕士,师从邢丹英教授,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工作以来,先后获得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湖北省科学技术成果推广三等奖等荣誉。
高剑华先后主持国家、省、州课题6项,参与其他课题20余项。参与选育马铃薯新品种5个,获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登记5项。获得国家专利3项,制定湖北省地方标准1套,恩施州地方标准2套,参与编写专著2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连续5年被湖北省科技厅选派为“科技特派员”或“三区人才”,为湖北省广播电台“服务三农特聘专家”,担任“全国劳模高广金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室”志愿者,先后培训、指导农技人员和农民2000余人次。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400余万亩,积极参与“恩施硒土豆”产业建设和推广,为恩施州马铃薯产业扶贫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切实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送到农户家、形象树在民心中”落到了实处。
李涛也出生于1981年5月,是原资源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工程专业9937班学生。毕业至今,从事绿色有机农业、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和农业突出环境问题治理技术推广16年,先后获评农业部“全国绿色食品优秀检查员”、“全国有机食品优秀检查员”,当选“十堰市十大杰出青年”,获得16项省、市级表彰。近年来引进推广6项重大农业技术,推广普及率达80%以上、350万亩,年培训农户0.7万人次。专业技能国内领先,累计服务企业450余家、农户7.9万户,在湖北、宁夏等省认证绿色、有机产品1120余个,产量3.9万吨;创建国家、省级示范基地5个,推动十堰山地有机农业开发。承担、参与省、部级重大科技专项11个,落实中央项目投资2.25亿元;推动构建了农业废弃物农作物秸秆收贮利用体系,培育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龙头企业4个、年产值2.6亿元,带动农户2万余户,在精准扶贫领域发挥显著成效;创新农业公益类技术推广模式和农业示范工程运行管理模式,保证了农业公益类技术推广成功率。先后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2项,完成国家发明专利3项、培育湖北省林木良种1个,研发地方标准19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20余篇。
(编辑 胡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