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方敏昕 )新学期,新期待。伴随着寒意,中文系的同学整整提前了半个小时进教室等待,期待着新学期第一堂课——《古代汉语》。同学们在经过上学期的学习之后,希望在新老师的带领下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吴老师早早地来到教室,风度翩翩,温文儒雅。他温和地向同学们问好,希望大家能够适应新老师的授课方式,并指出同学们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反映的问题,叮嘱大家加强锻炼基本功。
铃声一响,大家迅速进入状态,专注地盯着黑板,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手上的笔随时记录标注。
这节课老师讲的是文选——《谏逐客书》,他先从背景入手,讲述文章写作目的,再从作者李斯与秦国的“爱恨情仇”讲述大家不知道的史实。
“李斯因妒生恨,杀掉自己的亲同学韩非子,韩非子就这样惨死牢狱,所以大家要感恩身边同学的‘不杀之恩’呐!”老师微笑着说。
在讲到李斯所主张的“焚书坑儒”时,吴老师特别提醒:“这里的‘儒’并非大家所认为的‘儒生’,而是术士。”
他抛出一系列文献例证,让大家充分了解当时的情况,同学们都刷新了自己的认知,感叹不已。
第二小堂课开始之后,大家的热情依然,跟着吴老师逐字逐句分析文选,遇到平时不熟悉的做重点红色标记。
突然,老师把声音提高一个分贝说到:“‘雠’和‘仇’是通用字,并非大家中学所学习到的通假字,在不同的语意环境下二者通用的情况也不同,大家要注意区分。”
同学们对自己不熟悉的内容都设置了“特别关心”,分门别类地在笔记本上整理出来。
文案1501班的王琰在上完这堂课后感慨:新学期第一堂课收获很大,吴老师对于史实常识的补充与纠正刷新了我的历史认知,真的是“多得是你不知道的事”,希望以后能够能够积累收获更多。
(编辑 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