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教学科研

【聚焦一流】这个一流学科是如何服务国家能源战略的?

发布时间:2023-02-24 作者: 浏览次数:

     

记者 张晨露

去年岁末,长江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被湖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该学科实现历史性突破,进入全国同学科前列。

今年新春伊始,作为该学科的“主力”之一,赵辉教授的工作室里早已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他和团队研发的油气藏智能开发模拟及优化调控技术,正在国内外近20个油田应用和推广。

赵辉是长江大学首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孙越崎能源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他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油气藏智能开发优化技术的研究。团队研发出具有自主产权的油气藏智能开发模拟优化软件(INSIM)及Web端云平台系统,相关技术被集成和引入到全球最大的油藏数值模拟开源软件MRST(挪威科技工业研究所)和雪佛龙、壳牌等国外石油公司的油藏数值模拟软件中。

新疆油田、中海油、华北油田以及国外伊拉克、厄瓜多尔等10多个复杂海上油田、缝洞型油田应用了赵辉研究的最新成果,现场测调有效率达75%以上,创经济效益30亿元以上。

同样在智能领域,张菲菲教授团队是国内少有从事智能钻井技术研究的团队之一。团队在智能钻井实时钻井监控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基于科研成果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钻井系列软件已经部署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实时监控平台,并得到国际顶尖能源公司-Equinor(挪威石油)的高度认可,获科研资助。成果在华北、渤海、川渝、长庆、挪威北海等油气田大规模应用,累计应用1300多口井,平均提高钻速13%,累积创造经济效益5.6亿元。

像赵辉、张菲菲教授这样,攻克油气开采“卡脖子”难题,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为油田企业源源不断输送技术“智”撑的专家学者,在该学科还有很多。他们长期活跃在油田企业、生产一线,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积聚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我们所做的科研工作以解决现场问题为标准,以服务国家能源重大战略和行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许明标教授一直抱有此观点,他也一直身体力行着。

“一定要让页岩气开发油基钻井液国产化!”许明标教授团队几十年如一日地奔忙在攻克钻井液技术难题的一线,用自己的力量,实现关键技术国产化,为油田企业提质增效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2021年7月29日,许明标教授团队“一种用于页岩气开发钻井的油基钻井液”获得首届湖北专利金奖。同时,团队的近百种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已广泛应用到中石油克拉玛依油田、中海油田四大基地、海外市场等,推动企业产值稳步增长。

廖锐全教授团队与吐哈、长庆、新疆等油田生产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特别是与吐哈油田在气举采油技术方面进行了近30年连续不断的合作研究。团队为“吐哈气举”品牌的形成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气举试验基地”的创立尽心竭力。其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

楼一珊教授团队紧跟油田生产和行业发展趋势,围绕高效开发深层油气资源、非常规资源以及地热等新兴领域的重难点问题,在岩石力学与油气井工程技术方面持续了30余年的研究与创新,解决了油田企业的诸多技术难题,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为油田的实际应用已创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0亿元。

一项项研究成果,一个个重大突破,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如箭矢破空疾进,推动长江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

近五年来,该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项目54项,油田企业委托项目410余项,科研经费总计达6亿元。研究成果为我国深水深层、非常规和高含水老油田挖潜增效提供了巨大技术支撑,也为推动中西部开发、“一带一路”建设和促进我国油田智能化发展及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被确定为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我们将在更高的平台上多出人才,出大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国家能源重大战略和行业可持续发展。”该学科负责人江厚顺教授说。

(编辑 李胜杰)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