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聚焦 >> 正文
校园聚焦

【成长之路】农学之路 青春之歌

发布时间:2022-12-05 作者: 浏览次数:

     

农学院 张莹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农学之路 青春之歌》。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涉农高校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而真正领悟到其中深意,我用了两年时间。

2020年我被调剂到农学院植物生产类专业。对于当时的我而言,对这个专业的印象就是温水煮青蛙,录取分数线低、考试靠死记硬背……直到最后可能也是一事无成。而网络上更是充斥着对学农的各种吐槽,多数新生对农学充满疑惑与迷茫,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学农?网友答到:当年脑子进水了。

于是,我的心中产生了转专业的念头,也许该跳出这个温水锅,去追求自己内心真正的兴趣。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态,我来到了农学院,一个我认为只有半年或一年缘分的地方。

在农学院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我的念头第一次产生了动摇。为什么面对如此多的质疑,仍然有人在学农的道路上坚持了下来,并取得了难以想象的成功?优秀研究生代表朱祥博士说:“把功夫花在课堂上、把精力殆尽在实验室、把汗水挥洒在试验田,这是一道美丽的大学风景和青春景象。”江西正邦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人事总监乔磊说:“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新时代青年要将青春之花绽放在学农的道路上。”对他们来说,我不懂为什么农学有这么大的魅力?何种心态使他们说出这样的感慨?时间花在农业上,真的可以使青春无悔吗?

在随后的学习中,我逐渐发现:只有了解农学,才有资格评价农学。农学涉及多个领域,要想把农学学好,就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这个过程中,各学科优秀教师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多年的科研经验为我们讲授理论知识,以齐备的试验仪器和严谨的操作流程带领我们走进实验,以及别样的田间实验,让我们感受土地与生命。特别是开展的三走进、三下乡活动,让我们了解了何为科研,何为将科研转化为服务。

学院的熏陶让我感觉学农还不错,于是,我努力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做到出众,绩点也是遥遥领先,荣获多张证书。但荣誉虽多,可我的心中似乎仍缺少什么。

直到今年7月份,我选择在学校帮助老师做实验室工作,才找到我缺少的那一部分。我的实习是从穿靴下地开始的。每天和师兄师姐一起早出晚归,一双靴子、一顶帽子、一支笔、一个本,调查、记录、拔草,调查、记录、拔草……每一株水稻都仔细观察,在泥泞的水稻田中,每天弯腰几千余次;在七八月最热的日子,我们看过凌晨5点的朝霞、也看过夜晚寂静无人的校园。面对这样的工作,师兄师姐总会说,科研总是需要付出体力的,在地里一起工作也是一种快乐。

我的师兄,对于实验,他似乎从未因个人失误而出错。对于田间工作,师兄总是我们的表率,工作量远高于我们任何一个人,却从未有过怨言,总是以身作则,诠释将论文写在田间地头的实干精神。在亲身体会过劳动的快乐与实验的严谨后,才能真正懂得其中的艰辛与坚持的动力。

农学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学农人的努力。你肯定知道袁老的伟大,但他只是千千万万农业科研人员中的一个代表。学农人正在以自己的方式为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扶贫攻关、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2022年农学院考研再创佳绩,考研录取率高达46.58%;2022年8月学院两个小院入选首批国家支持建设行列……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便是学农的意义,这便是别样无悔的青春。

其实“青蛙会被温水煮熟”这个结论完全是个流言。如果你把水加热,青蛙会在水太烫时就立刻跳出来。问题并不在青蛙身上,而是在我们身上。一旦我们接受了这个故事确有其事,我们便不再重新思考了。同理,一旦接受学农无作为,便难以敞开心扉去真正理解农学以及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寄语的深意了。一切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实践和看待问题的角度。相信农学的人,农学绝不辜负。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便是别样无悔的青春。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