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教学科研

【喜迎党代会•发展回眸】树人先从立德起步——长江大学精准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1-10-08 作者: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长江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时刻关注学生成长所需,用“精准滴灌”做实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精准思政”激励学生奋斗担当,响亮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扣问。

树人,先从立德起步。具体工作中,长江大学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把思想政治工作多元化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意识形态教育,开创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走出了一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色之路。

强引领:绘就“大思政”路线图

大学生处在成长的关键期,如何凝聚各方面力量,进行精心浇灌和栽培,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真学问真本领、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多次强调“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要求不断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在育人的高度、力度、效度上下功夫,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为落实中央“三全育人”教育理念,长江大学在全省高校率先制定了《长江大学关于推进“五个思政”改革创新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的路线图。

即坚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全面激活学生、教师、课程、学科、环境等关键要素,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加快构建以课程思政、学科思政为第一课堂、学生思政为第二课堂、环境思政为第三课堂、教师思政为重要保证的“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压实学校、院系、班级、师生“四级责任”,打通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全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目标引领下,学校形成并固化了每学期至少一次的校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思想政治、意识形态、校园文化、精神文明和马院建设、思政课改革等工作。每年年初召开“五个思政”部署会(推进会),年末召开“五个思政”总结会,“五个思政”的牵头负责单位分别汇报工作,接受校领导和师生代表的评议,督促工作落实和评估工作绩效。

铸精神:让学生从“知”到“行”

“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楼”,再好的顶层设计,也只能悬在空中。为进一步抓实立德树人工作,长江大学聚焦发力思想政治工作的举措之一便是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作用,充分体现其在价值引领中的核心地位。

知——

通过长江认识中国,通过课程获得成长。2019年4月,作为唯一以母亲河命名的综合性大学,长江大学正式推出大型思政公选课《生命长江》。

该课程聚焦新时代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问题,涵盖长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每季共10讲,由18位教师共同打造完成,一经推出就选课火爆。今年疫情期间,《生命长江》第三季也坚持在网上开讲。

“站立长江边,不仅领略到长江的美丽与壮阔,更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心中升腾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该校学生周智瑜深回忆,今年1月,《生命长江》第二季落幕前夕,课堂从教室“移师”户外——长江边的北闸实践教学基地,那一刻让他永生难忘。

开课仅1年,《生命长江》课程教学团队就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教学团队。课程负责人姜学勤教授说:“老师们很用心,每次备课都要很花时间和精力,把上百份材料浓缩成近10万字的笔记,然后再浓缩成一份讲稿。”

《生命长江》成为全国知名的特色思政课程,是长江大学推进课程思政、学科思政第一课堂改革创新的缩影。该校各学院深挖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育人资源,专业课程教师也尝试重新制定教学方案,依托课程特点,用心设计教学环节施道育人,逐步形成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教学氛围。

行——

今年是长江大学“10·24英雄集体”诞生的第十一年,十一年来,长江大学将“人链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作为“育在长大”的宝贵资源,作为长大人永久弘扬传承的精神财富,参观“10·24”英雄集体纪念馆,都是该校每届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一课,该馆至今共接待学生27万余人次。新生还会通过主题班团会、亲水活动等学习生存技能、生活常识和生命教育。

“我们今年28岁,而他们永远定格在了18岁。我相信,我们还会见面,见面的时候我可以对他们笑一笑……”去年,在“10·24英雄集体”诞生十周年之际,英雄集体重返母校长江大学,他们含泪参加了学校系列纪念活动。纪念活动进一步坚定了英雄集体成员和全校青年大学生对“人链精神”的认同和传承,在校内外产生热烈反响。

长江大学还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实践教育中。已有24年历史的“阳光号列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常年深入扶贫驻点、城镇社区开展支教助孤、关爱老人和留守儿童等活动,获“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提名奖等荣誉。四叶草社会工作协会关爱留守儿童项目获得首届中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每年举办一期,迄今已经开办13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也是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实践。该班坚持由学校主要领导授课,每年从青马班学员和优秀学生干部中遴选一批思想素质较高的同学,担任低年级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让他们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高。

塑灵魂: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意识形态

大学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不仅可以影响学生的认知体系,还会影响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长江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吮吸荆楚大地历史文化之精华,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意识形态,走出了一条意识形态工作的特色之路。

长江大学提出了以水为鉴、在楚兴楚,融“广纳百川、推陈出新、润泽万物、百折不回”的长江精神,和楚文化中“进取、创新、开放、爱国”的家国情怀于长大校园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主流意识形态。

行走在长江大学校园,“10·24”英雄集体纪念馆、三峡地层标本长廊等文化建筑散发着浓浓文化气息。在学校各学院,各具特色的文化墙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的办学治院、教育教学、社会责任、交流合作、发展创新、目标追求等方方面面的核心价值理念展示,有力地支撑了学校文化内涵的丰富和发展。

该校还一直致力于传承荆楚文化,以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荆河戏传承基地、长江大学业余荆河戏剧团等先后成立,每年的戏曲晚会都高朋满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校联盟发起人、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教授在观看了该校当年“橘颂荆河情”戏曲晚会后由衷感慨:“600年历史的荆河戏进入长江大学,在中国戏剧文化圈称得上是首例。”

2017年11月,“2017年湖北高校戏剧精品展演”在武汉拉开序幕。经过层层精选,长江大学业余荆河戏剧团应邀汇演,首次实现跨区域专场演出,并入选精品节目秀。省文联名誉主席、著名剧作家沈虹光等专家不仅充分肯定了长江大学十年坚持保护传承荆河戏的做法,还携专家组一行专程到长江大学召开座谈会,就戏曲精品进校园以及高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问题进行考察与探讨。

“大思政”路线引领、思政政治教育“精准滴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在不久的将来,拥有大情怀、大格局的长大学子将奔赴祖国需要的各个地方,奏响报效祖国的壮丽篇章。

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17034504/rmh17034504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