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教学科研

【教师楷模】长江大学2020年“十佳师德标兵” 高梦祥

发布时间:2020-09-09 作者: 浏览次数:

     

高梦祥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


高梦祥,男,1971年生,九三社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9月入职长江大学,现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荆州市第五届政协委员,《Bioelectromagnetics》和《食品科学》等期刊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代谢调控、农产品物理加工与安全控制。

注重学习 强化修养

高梦祥教授积极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并组织开展了“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的教育活动。学习政治理论、聆听“榜样的故事”。学习“两弹一星”科学巨星的不畏艰险、勇攀科学高峰,用无私的奉献和不变的信仰铸就爱国奋斗精神。努力提升自身德育思想、德育能力和教育技能。他始终信奉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才会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他努力践行,踏石留印,善作善成,以德修己,以德育人,树立高标杆,勇当探索者。

以生为本 尊重感化

任教19载,担任了16余年的班主任,“爱”字当头铸就高尚师德。高梦祥教授充分结合大学生个性张扬、情感丰富、领悟力强的特点,不忽视少年人叛逆、早熟、崇尚自由的年龄特征,主动引导他们在学业上静心思考,在生活上学会约束。杰罗姆·布鲁纳曾在《教育过程》中落笔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高梦祥教授的现身说法和以身作则更容易在学生中产生共鸣。他充分发挥职业特长,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在传授各种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教育疏导,做到教书育人并行。

高梦祥教授善于用一颗平等而炽热的心去对待每一名学生。他与学生真诚相待,与学生为友,尊重、关心、爱护学生,欣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成长。不论学生有任何学业、生活上的困难来寻求帮助,高梦祥教授都倾其所能伸出援手。前有与学生谈心,主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鼓励其努力学习提升自我,后有多次到学生中指导他们的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答辩练习。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梦祥教授充分尊重学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因人择法,对每一位学生都不抛弃、不放弃。之前一位曾两度留级、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找到了高梦祥教授,高梦祥教授和学生交流后,充分肯定其长处,并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引导该学生重树自信,后来这名学生不仅成为了“科研小助手”,且在毕业后考取了国家公务员。

课程思政 润物无声

高梦祥教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人才培养核心,坚实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同时把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平台,把价值观引领巧妙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在讲授《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时,他深入分析课程特点,将唯物辩证法渗透进教学,培养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向学生强调强调,这门课程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研究生物界数量变化的学科,是人们从数量方面揭示大量与生命活动有关的各种随机现象中存在的必然规律,是生物科学定量化的重要分析理论与方法,是以数字量化的形式体现唯物主义辩证法中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对立统一,学习该门课程离不开实践,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结合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发生的重大变革、取得的伟大成就,巧妙激发学生对实践的重视。讲授《科技应用文写作》课程时,他提到,科技论文和科技专利都是科技工作者科学思想和研究成果的文字记载,是用于科学交流、传播、积累和成果推广的有效手段。他还说,科技工作者需要具备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同时他激励学生争做坚持原则,坚守底线的科研精神的践行者。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他运用设问、互动、小组讨论等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同学之间友爱互助的目的。他还利用雨课堂教学平台或QQ软件,在线答疑,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多多肯定和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找到自信,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课下,他经常询问学生所讲内容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根据学生意见,及时调整课堂节奏,思考如何改进,使课堂更加通俗易懂,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到深入浅出的隐性渗透性思政教育,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刻苦钻研 创新施教

“教学与科研密不可分。没有科研,就没有创新能力,教学就会枯竭。”高梦祥教授一直专注于物理场与微生物代谢调控的关系,率先发现了低频磁场对微生物次生代谢的调控效应,发明了磁场辅助微生物发酵技术,研制了磁场辅助发酵设备,解析了低频磁场对红曲菌次生代谢的分子调控机制。目前,他合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5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际合作)、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教育厅重点项目等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论文25篇。主编专著1部,副主编教材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专利《低频交变磁场辅助发酵摇床实验装置》荣获湖北省第二届高等学校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成果二等奖;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及优秀作品展示活动三等奖。

2006年高梦祥教授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2017年被遴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自2008年至今,他已教育培养毕业8届14名硕士生,目前还有12名在读硕士生。高梦祥教授还创新教学方式,以聊天为介,以试验细节为媒,培养学术创新与实践能力。对学生常常以提问、追问为导向,鼓励学生运用学科交叉融合的思维寻找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他形成了一套自己培养学生的方法。如鼓励研一学生勤于实践,注重细节;培养研二学生整体与局部灵活转换的科研思维;激励研三学生从实验结果出发,思考深层次探究的方向和可能。目前,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26篇,其中SCI 5篇、EI 2篇、核心期刊14篇。硕士研究生中获得国家奖学金2人次,一等奖学金8人次,二等奖学金26人次,优秀研究生干部10人次、优秀共青团干部7人次、优秀毕业生5人次等。14名毕业生中,已经成为公司技术主管3人,总经理助理1人,技术骨干7人,销售主管1人,自主创业1人,政府技术部门1人。

阻击疫情 勤耕不辍

在今年抗疫、复工复产工作中,高梦祥教授密切关注师生的健康安全,配合学校防控指挥部,拉起防疫战线,做好防控工作。他积极参与荆州市农业企业复工复产,带队到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黄林桥集镇考察调研葛根及相关产业发展,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坚持抗疫与教学、科研都要抓。在本学年线上教学中,他认真备课,运用雨课堂,圆满完成本科生的授课任务;主笔完成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申报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申报材料、“新农科”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农业全产业链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农林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研究”的申报材料;组织开展生物学博士点申报会线上和线下共6次,参与博士点申报材料以及学科评估材料的加工、统稿、润色及审定工作,提升申报材料的高度和质量。

招生工作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疫情缓解后,高梦祥教授主动率队到广水市第一中学与该校正副校长及年级主任宣讲我校招生政策,建立招生工作微信群。参与协调组织硕士生招生工作。组织安排学院2020届毕业生返校及学位授予工作。在院招生招聘工作中,取得澳大利亚和比利时学位的博士各1人。

高梦祥教授以严谨的教学,高尚的师德,务实的科研精神,展现的是新时代大学教师的光辉形象,起到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编辑 李胜杰)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