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教学科研

【教师楷模】长江大学2020年“十佳师德标兵” 罗明璋

发布时间:2020-09-06 作者: 浏览次数:

     

罗明璋 电子信息学院 教授、博士


长江边上,有他通宵蹲守试验仪器的身影;办公室里,有他与同学们真诚交流的目光;实验室里,有他与合作伙伴潜心工作的专注。他,就是电信学院优秀青年教师罗明璋。

初涉科研 陪伴是最大的动力

从对科研一无所知到喜欢,他历经了10年。十年磨一剑,现在的他在科研方面已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我刚开始读研究生时谈不上喜欢科研,到现在算是真正喜欢这个工作了,一天不想就觉得空虚。”他认为兴趣爱好除了自我发现,有时也需要人来引导,老师、同学、朋友便很好地充当了这个“领路人”的角色。在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的陪伴下,他义无反顾地行进在科研的道路上。

爱上科研 坚持是最好的诠释

与科研恋爱,就注定选择了孤独与坚持。罗明璋是一个追求完美主义的人。他常说,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在他读博期间,有次为了去野外试验仪器,他带了一帮学生去长江边进行通宵试验。总共三个通宵,其中学生轮流陪着他,但到最后他们都没有坚持下来,只有罗明璋坚持到了试验成功。事后他说,科研是个有研究进度要求的工作,越到最后,压力越大。所以,需要做好打攻坚战的准备,坚守到最后。“坚持下来也是一件困难的事。说起科研上的困难,我觉得就像写数学题一样,遇到越难的题就越兴奋,战胜了它就有无比的成就感。”对待工作,他可以连熬三个通宵把工作做好,同事们都说他比较狠,对待工作非常执着。专注于一件事,专注于科研,在这个过程中,他很充实,也很幸福。

享受科研 思考是最美的花朵

人们常说:思考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学会思考,我们的生活就会有无限种可能。罗明璋就是一个思维活跃的人,他不会将自己局限于某个地方去思考。“有很多好的想法并不一定来源于在办公室工作的时候,而是在喝茶或吃饭时突然获得的。我们要学会思考,在任何时候我们的头脑里至少要有一两个问题,这样就不会觉得空虚。”通过分析现在学生的课堂表现,他认为现在的部分学生缺乏思考习惯,应该要多培养善于思考的能力,明确目标,多跟专业老师交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现在的有些学生很浮躁,‘样样都通,样样都松’,所以我建议他们要打好专业课基本功,然后细致思考,形成自己的亮点,也可以说是自己的优势。”他说。

回首科研 成果是自然的回馈

回首十五年科研路,罗明璋收获颇丰。他注重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0多项,近四年发表一作或通信作SCI论文12篇(二区以上10篇);他强调成果转化与工程应用。电火花震源、多功能压电信号分析系统等专利技术正在工程现场和各科研院所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主持的在研科研经费400多万元;他重视学科交叉和团队建设,组建了一支集检测方法、电子技术、土木工程、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学科交叉团队,面向地球物理勘探和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开展方法研究与工程实践。团队近四年共发表SCI论文30余篇,申报发明专利30多项,承担国家、省部级和企业委托项目20多项,2019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他指导的学生团队,多次获得全国“挑战杯”、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大奖。其中2012年获得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银奖,这是长江大学迄今为止在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中获得的最高奖。十五年努力,他投入自然有了回报,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都给予了他充分的理解和鼓励。他的研究生一波接一波地离开并走上工作岗位,形成了一个梯队。“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些好的合作伙伴也是很令人欣慰的。再加上家人对自己的理解与鼓励,使我没有太多的思想包袱。”罗明璋语气轻松地说道。因为理解,罗明璋才更加自信地在科研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收获一个又一个硕果……

(编辑 李胜杰)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