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教学科研

【社会服务】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在社会服务中让农业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20-06-08 作者: 浏览次数: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农业资源和环境所承受的压力也相应加大,这个问题如何破解?长江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发挥专业优势,立足湖北建设“双水双绿”农业示范,积极开展江汉平原涝渍地开发与湿地农业研究,将休闲农业、再生稻种植、稻田复合种养等新型农业种植体系纳入重点服务对象,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社会效益。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业复合种养、有机产品种植与认证等项目给予精准指导和合作,培训各类型农民累积到达2000人次,在社会服务工作上,取得可喜成绩,做到了保生产、保环境、保发展、保服务。

保生产 科学研究 科技先行

为了减少自然灾害对作物的影响,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各团队始终以“减灾害、保生产、高效率”为目标,通过科学研究,通力合作,最终建立起科学的渍害监测、预警以及风险评估技术系统,并利用无人机直播的方式进行播种,提高了播种效率。

熊勤学副教授在弄清作物渍害光谱特征和水分特征的基础上,采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水文模型技术和统计技术,并利用光学遥感数据、雷达卫星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数据、高程数据反演渍害水分特征时空分布等,实现了一系列高时空分辨率的渍害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并建立相应技术系统,为县市级渍害的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提供了完整的配套技术。该系统自2016年至今在农业部农技推广总站和荆州市农业气象试验站使用,系统被采纳预警信息75条,有力支援了农业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漆栋良博士针对湖北地区涝渍灾害频发对作物生产产生的影响进行积极调研,并结合自己的研究,以玉米渍害为切入点,围绕当地春玉米的抗渍栽培做深入研究,初步发现提高氮肥施用量可以有效降低渍害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该成果为江汉平原春玉米氮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且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评价。相关研究成果在核心期刊《灌溉排水学报》上发表,同时还有1篇论文被JCR2区杂志接收。

李燕丽博士团队联合荆门市农机局、荆门市东宝区农机局和无人机生产厂家珠海羽人农业航空有限公司,在东宝区石桥驿镇贵山植保专业合作社开展直播水稻无人机4F技术试验示范。经无人机调试,结合北斗导航定位,1小时就完成了50亩试验示范田的播种任务。

保环境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在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号召下,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积极响应,通过多次实地调研与论证,建立了长江大学麋鹿健康与生境研究中心,实施了三峡项目的技术咨询,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贡献了力量。

自2014年以来,朱建强教授团队针对麋鹿健康与栖息地保护进行了多次实地调研,得到保护区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2015年,湖北省科协批准石首国家级麋鹿保护区管理处依托朱建强教授团队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学校批准建立长江大学麋鹿健康与生境研究中心,在湖北省环保厅专项资金和学校的支持下,相继开展了麋鹿健康及其生境保护相关研究,团队近五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为石首麋鹿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周建利副教授团队转移科研方向,为研究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的生存环境,团队成员在石首麋鹿保护区分别采集15个土壤样品、50个植物样品和6个麋鹿组织样品,分析样品中的N、P、K、Na、Ca、Mg等营养元素含量和Cd、Cr、Pb重金属含量。通过研究发现,石首麋鹿保护区的土壤重金属Cd、Cr和Cu含量均超过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麋鹿所喜食的植物中,芦苇、菵草和石龙芮的Cd含量以及紫云英和苜蓿的Cr含量超过了饲料卫生标准,表明麋鹿的生存环境受到重金属污染,麋鹿的健康受到重金属的威胁。相关研究对麋鹿的保护乃至长江生态修复和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保发展 降低成本 促进增收

根据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新要求,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套种升级模式,减少化肥成本,为农民增产增收保驾护航。

棉花是江汉平原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过量施肥不仅增加生产投入,而且加剧农业面源污染,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背道而驰。吴启侠博士从事多年江汉平原麦棉两熟制周年养分管理技术研究。他指导利用秸秆还田、施用缓控释肥、化肥深施技术以及充分发挥化肥后茬效应,在稳产条件下实现小麦和棉花季化肥用量较常规施肥减少25%左右。该技术已形成荆州市地方标准《麦棉两熟制周年养分管理技术规程》并于2019年发布,使该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2019年召开全国推广示范会,来自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河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70余位专家现场观摩。

棉花双减长江大学课题组结合松滋市八宝镇土壤性状,大力发展“麦-棉-瓜”种植模式,该模式核心技术为棉花套种西瓜,亩植棉花800~900株,西瓜400~450株,同时结合增施有机肥、薄膜覆盖加机械中耕物理除草技术、性诱剂诱杀技术使每亩可减施化肥20%左右,农药25%左右,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该模式每亩可产大麦180 kg、西瓜2500 kg、籽棉250 kg,与“麦-棉”模式相比,每亩增收2300元以上。

田应兵教授自2015年开始,一直与湖北省石首市稼宝生物肥业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他指导该公司利用牛粪、猪粪、鸡粪和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生产生物有机肥,并担任企业施肥技术顾问。目前,该公司有机肥年产量达2万吨,年产值达5000万元,生产的“聚丰源”牌生态有机肥畅销江汉平原地区,广泛应用于大田作物及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与此同时,他协助该公司多次获得地方多种科技项目资助,并成功获批“院士专家工作站”。校企合作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保服务 产研合作 技术升级

近年来,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立足荆州、服务湖北,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将理论放到实践中,指导农民增产增收,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了“长大力量”。

2017年7月,长江大学与中化化肥有限公司(简称中化)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和社会服务方面开展了深度合作。该学科派出4名硕士研究生到中化临沂研发基地进行肥料新产品的研发,试验布点涉及到河南、山东、湖北和湖南,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培训农民累计超过15场,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服务送到农民的家门口”。

朱建强教授团队针对水稻生产实际,研发升级稻虾复合种养体系有机无机复混肥,并在安徽和湖北4个试验点进行肥料试验,形成水稻土壤的配肥增效技术和稻肥、虾肥配方。他们往返中化10余次,进行数场有关土壤配肥和农田改造的专项培训。目前,团队设计的临沂实验基地已投入使用。

稻渔复合种养发展迅速,但存在缺乏规划、缺乏种养管理技术、上下游产业链未有效衔接等问题。在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指导下,长江大学联合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单位,对该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示范和田间指导,侯俊博士全程参与。如何实现渔稻互促、稳粮增收、绿色生态目标?如何创新稻-鱼、稻-虾、稻-鳖、稻-鳅、稻-蛙、稻-蟹种养模式?侯博士团队提供了详实的技术应用和解决方案。相关工作被《新华网》《三农前线》和《中国化肥网》等媒体广泛报道。团队开发了10余种系列肥料,其中包括有机无机复混肥、硅藻肥、缓释肥和多功能水溶肥等。校企合作建立科技小院1个,2019年仅在安徽省就举办讲座10多次,培训农民300人次,涉及稻渔面积1万多亩,助力了精准扶贫。

李继福博士积极践行科研服务“三农”的理念,将自己从事的秸秆还田技术和水旱轮作养分管理措施应用到田间试验示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和脱贫致富。2015年以来,持续在荆州区川店镇开展稻油轮作田间试验,通过田间现场示范,让农民知道科学施肥的重要性,宣传了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提升、作物增产和病虫害防治的积极作用。同时,参与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推广与应用,参编了科普书籍如《再生稻高产栽培与管理》《稻虾复合种养与生产管理》,指导农户进行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开发。2018至2019年,受荆州市川店镇邀请,李继福博士指导并参与了荆州区双店村稻虾田改造和水稻管理。2019年10月,在江陵县指导稻田中油菜飞播秸秆直接还田覆盖种植集成应用,有效解决了冬闲田问题,为冬油菜生产恢复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综合方案。

农业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尖锐化,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了极大挑战,中国农业的未来任重道远。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专家在保生产、保环境、保发展、保服务的路上大有可为,在协同创新的改革驱动下,力争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农业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度,让农业健康发展,服务大众。(通讯员 谭亮魁 侯聪)

(编辑 李胜杰)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