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教学科研

【社会服务】植物保护学科:在社会服务中接地气、聚人气、显底气

发布时间:2020-05-12 作者: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 (通讯员 谭亮魁 付雪娇)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基本职能之一,农学院“植物保护学科”始终将“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上得来”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在发展过程中,全力增强专业的应用功能和服务功能,以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社会服务为己任,全体师生借助专业、对接地方、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在特定的生态位,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渐形成农药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病理学3个稳定的学科方向,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接地气:消灭病虫害服务新农村

农学院院长李俊凯教授长期从事农药学研究。他和杀虫剂技术负责人王文凯教授、杀菌剂技术负责人姚安庆教授、除草剂技术负责人杜晓英副教授以及吴清来博士一起,一方面保质保量地完成农药企业委托的田间药效试验,另一方面结合试验药剂的特点及种植制度的创新,开展新农药应用技术研究,多次到北京、上海、襄阳、保康等地对农药企业进行指导,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近亿元,吸引了杜邦、陶氏、孟山都等50多家国内外知名农药企业与我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该团队经常举办技术讲座、培训质量检测人员、培训企业员工、培训职业农民。针对种植制度和种植模式的转变,4年来,团队成员为农民解决农药药害导致的问题8次,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800多万元。团队成员临危受命,带领研究生扎根保康县3年,通过大量试验,筛选出核桃根腐病绿色防控药剂及配套使用技术,培训人员400余人次,仅此一项为农民增收3300万元。

作为湖北省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和昆虫学会副理事长,王文凯教授积极承担学会服务社会的各项专家咨询和服务工作,曾多次会同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林科院等单位学会同行专家赴神农架林区、十堰竹溪、宜昌五峰等地开展森林害虫防控调查和指导,担任神农架林区天敌繁育场咨询专家。王文凯教授还是农业部农药田间登记试验资格认证单位(长江大学农学院)总技术负责人,带领研究团队开展与农药企业校企合作,每年承担数百项农药田间登记试验。

“邓博士,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村前期嫁接的柑桔树成活率很好,枝叶腐烂的问题已经彻底解决,非常感谢!”这位秭归县村支书电话里提到的“邓博士”正是来自农学院植物保护学科的邓建新。2017至2019年,他多次去秭归县考察柑桔病害,累计对柑桔枝条嫁接腐烂病、果腐病、溃疡病等病害进行了病原鉴定,为重要病害防治把脉问诊。这期间,他还应邀对湖北宜都桃树的枝枯病、湖北兴山核桃种植基地的叶斑病和叶枯病进行了病原调查,分离鉴定其病原,指导该病害防治,为当地农民挽回了重大损失。

孙正祥博士长期致力于蔬菜病虫害的防治研究。2016至2019年,他连续四年被湖北省农业厅聘为湖北省科技特派员,多次亲自到利川南坪镇高山蔬菜种植基地现场指导,针对辣椒疫病和青枯病、茄子黄萎病发生的严重情况,为蔬菜专业合作社提供了整套绿色防控方案。

“中亚地区的蝗虫为何能大范围繁衍迁移成灾?又如何进行防治?”针对这些“植保事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加强科普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应尽职责。2018年6月,荆州城区及周边出现大量的金龟子,引发社会不安。对此,长期从事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的李传仁教授应邀走进荆州电视台,对荆州城区金龟子爆发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实地参与了防治。此外,张建民教授作为专家,通过电视面向民众对蚊子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进行解读。

2012年,桂连友教授从加拿大引进了中国唯一的1台昆虫谐波雷达,成功利用该雷达首次跟踪到产卵前期的柑橘大实蝇,对成虫在橘园及其附近环境中的迁移与觅食行为进行了研究。因为掌握了谐波雷达技术,多次受邀帮助中国其他同行开展相关研究。他与湖北省林科院森林保护研究所陈京元研究员科研团队一起,在湖北黄陂、松滋等地开展了松墨天牛在林间的扩散行为跟踪研究;与中国林业大学温俊宝教授科研团队一起,在宁夏银川市开展了臭椿沟眶象甲在臭椿林的扩散轨迹跟踪研究;与中国农科院蜜蜂所黄家兴博士科研团队一起,在宁夏固原市开展了中华熊蜂在大黄橐吾保护区取食行为跟踪研究;与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刘方邻研究员科研团队一起,在云南勐腊县和安徽合肥市开展了中华蜜蜂扩散行为研究,将昆虫谐波雷达应用到昆虫的跟踪与防治,赢得了同行专家和农民的好评。

聚人气:科研大攻关助力奔小康

如何保证贫困地区真脱贫、脱真贫,进而确保当地老百姓脱贫不返贫、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这是植物保护学科参与农村产业调整、探索致富门路中的“扪心自问”。在长江大学的扶贫点兴山县水月寺镇郑家埫村,在秭归、松滋的柑桔种植地区,在北京顺义农场,都留下了农学院植保师生的身影,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好评。

郑家埫村长期以种植玉米、土豆为主,农业增收有限。当得知“白芨”这一名贵药材在当地有野生植株且适合当地调整产业脱贫致富后,从事植物病理学研究的周燚教授团队决定提供技术帮扶,对白芨种子自然萌发率低的问题进行科研攻关,最终使白芨种子的萌芽率提高到了5000倍,达到50%以上。在正式把“微小植物种子及花粉的消毒与接种方法”和“一种人工催芽方法及白芨育苗方法”的两项专利转化给楚和天瑞基金公司进行技术转化投产之后,他将白芨苗带到郑家埫村,为当地农民增收带去了新路子。

宜昌地区盛产柑桔,但大实蝇是柑桔的主要害虫,长期造成柑桔减产。长江大学柑桔大实蝇课题组成立于2004年,主要成员为李传仁教授、桂连友教授、王福莲副教授及张国辉、董小林两位青年博士。他们坚持技术攻关,先后在湖北号宜都市和松滋市分别建立600亩和300亩防治示范区,编写、发放柑桔大实蝇防治技术宣传单10000余份,召开现场会6场,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和果农1800余人次,最终使宜都市5万亩柑桔大实蝇危害桔园的虫果率下降至0.3%以下,赢得桔农的高度认可。

为了攻克韭蛆为害和“毒韭菜”顽疾,2015年,史彩华副教授来到北京顺义农场,每天吃住在那里,一坚持就是两年半。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史彩华创造性地发明了“日晒高温覆膜”和“臭氧水联合膜”防治韭蛆新技术,实现了韭蛆的无药化防治。尤其是“日晒高温覆膜”防治韭蛆新技术,被农业农村部和国内同行专家评价为绿色、经济、简便、实用的根部害虫防治的革命性新技术,并在201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一成果的推出,解决了政府和民众普遍关注的“毒韭菜”问题,过去3年,该防治技术在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13个省市韭菜主产区进行了推广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截止目前,推广面积达到1100万亩次,增加菜农收入72.53亿元,韭菜原有合格率也从不足30%提高到合格率高达97%。

“农学院要发展,必须把握农业发展的动态,围绕国家农业重大基础性研究、关键农业技术问题,依靠农业、引领农村、服务农民,不断加强高水平农业科学研究,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做出贡献。”农学院院长李俊凯教授说。

显底气:粮食增产者健康守护神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平安是福”等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古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而且要装上自己的粮食!”。在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对健康问题、粮食问题的关注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在植物保护学科中,长期从事病虫害研究的专家教授无疑是中国粮食的增产者、人民健康的守护神。

长江大学病毒学课题组成立于2004年,负责人为方守国教授,研究方向是病毒监测与分子病毒学,既强调理论研究,又重视社会服务。目前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病毒监测体系,发现30多种新病毒或病毒新株系,深入研究了病毒分子致病机制,在国内外形成了一定的学术优势和特色。

方守国教授于上世纪90年代即首次报道了湖北玉米粗缩病的发生。早在2003年他读博士期间,还参与了非典SARS病毒的研究。谈到当前的新冠疫情,他讲到:“SARS和新冠病毒同为冠状病毒家族的一员,其致病机理及病毒疫苗研发等还存在着一些难点,后续攻关的任务很重!”

该课题组协助各级植保站,保持对检疫性重大病害的监测,先后报道了4种(检疫性)病毒的发生,如2013年首次报道了福建棉花曲叶病毒的发生、2014年双生病毒病在湖北的首次发生、2017年首次报道了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在湖北的发生、2019年鉴定了湖北宜都柑桔黄化病的病原和恩施地区烟草病毒病的病原种类等。

章松柏副教授是病毒学团队的主要成员之一。作为省水稻病毒病防控专家组专家,他首次鉴定了SRBSDV、RSV在湖北的发生危害,测定了SRBSDV-hubei的全序列,首次发现SRBSDV在湖北引起玉米粗缩病,协助省植保总站调查了沿江各县市水稻病毒病发生情况和流行原因。与此同时,他利用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培训农民800余人次,促进了农民对病毒的认识。

课题组经常协助公司和农户鉴定病毒病和处理纠纷。2009-2012年水稻病毒病流行期间,为县市植保站或种子公司提供水稻样品科学鉴定结果;2013年协助江陵县农业执法大队鉴定马铃薯黄化矮缩病病原;协助荆州市植保站鉴定棉花皱叶病、水稻疯长等病原;协助鄂州市植保站鉴定甘薯皱缩卷叶病的病原等。

在科技兴农、服务地方的社会实践中,还有很多植物保护学科的老师,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在工作之余,王香萍教授以九三学社社员身份,做了很多社会服务性工作。工作10余年来,每年都带领大学生、中小学生做生物科学普及活动,最初是在长江大学校园里,后来逐渐走出校门,在荆州城区及下面县市区进行活动,经常把活动带到贫困地区,鼓励贫困地区孩子努力学习。2011年起,王香萍成为荆州市政协常委,从那时起,就在认真思索,怎样把自身的专业优势与社会服务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她把眼光放到了荆州市的农业上,她提出《加快农田整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议》,议案引起了荆州市农业、国土、水利等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荆州市领导读后也表示充分肯定。经过调研,完成了《关于增强我市农业技术推广能力的建议》,提出理顺体制、明确职能、创新机制、优化队伍,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接受和采纳。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下,植物保护学科的老师们都在思考:全力做到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培养“一懂两爱”人才,为乡村振兴事业不断输送适合的专门人才,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把科技成果写在中国大地上,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贡献长大力量。

(编辑 张晨露)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