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聚焦 >> 正文
校园聚焦

【高教新视点】把工作做进人的心灵里

发布时间:2019-01-16 作者: 浏览次数:

     

——党的十九大以来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综述

岁末年初,一场青春快闪活动,在祖国大江南北的高校中传递,为2019年标注下一个温暖的开端——

清华大学,第六教学楼。一名清华学子拿出小提琴,拉起动人的旋律,“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每个音符都诉说着对祖国的无限依恋;

木铎金声,青春飞扬。北京师范大学昌平校区图书馆里,民乐高手大秀才艺,奥运冠军也突然现身,师生们用同一首旋律为祖国送祝福;

松花江畔,还是那首《我和我的祖国》,千名哈尔滨工程大学师生簇拥在用雪堆砌的“网红”雪舰周围,挥动五星红旗,唱出对伟大祖国母亲的赞歌;

…………

一场青春快闪,一曲爱国赞歌。“5分钟快闪”刷屏的背后,是青年一代对祖国的浓浓爱意,呈现的是“把工作做进人的心灵里”的信念追求——

一年多来,全国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各项任务部署,紧紧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突出思想引领,夯实党建基础,强化思政实效,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源头活水,为青年学子播种下了理想信念的火种。

使命担当,以创新理论成果坚定理想信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又该如何全面认识高等教育的责任使命,真切体会师道尊严的重要意义……冬日,杭州,一连串的问题研讨,让参加浙江大学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集中培训班的老师大呼解渴。

“全国教育大会刚结束,学院就组织我们进行学习。但如何把大会精神和工作结合起来,落实到教书育人中,还需要我们持续学、不断悟。”浙大一位老师告诉记者。

用科学理论武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为做好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一年多来,教育系统固本培元,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师生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引导老师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深入一线的宣讲活动高潮迭起。“千名高校优秀辅导员‘校园巡讲’和‘网络巡礼’活动”开展十九大精神巡讲,全国千余位高校辅导员共完成500多场巡讲报告,50余万名学生在现场聆听报告,1000多万名学生通过在线直播收看报告。高校书记、校长、院士、知名学者和理论专家等组成“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讲师团”,开展“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实现“实体课堂”“空中课堂”“网络课堂”的有机结合。天津、山东、湖北等地还通过电视对谈、网络传播、竞赛展示、校园宣传等方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融入师生学习生活全过程。

各级领导干部纷纷站在立德树人的最前沿。怎样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报告有哪些新阐释?青年人该如何践行新时代的初心和使命……这一年多来,各级领导干部上讲台、讲党课,做宣讲、搞调研,与师生面对面宣讲、对谈,将思想的力量传递到教育系统的“神经末梢”。

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不断涌现。在湖南,“社会主义‘有点潮’”系列活动如火如荼。在新疆,“兵团精神”“胡杨精神”“三五九旅精神”宣传教育同向而行。在全国各地高校的舞台上,以“西迁”老教授群体、黄大年、李保国、钟扬、罗阳事迹为原型编排的舞台剧正在上演,广大师生从身边的故事和典型人物中汲取营养、净化心灵。

强大的讲师阵容、精彩的讲授内容、新颖的活动形式,通过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广大师生的理想信念越发坚定。

2018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滚动调查显示,94.2%的大学生赞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92.6%的大学生赞同“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94.4%的大学生赞同“大学生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强基固本,筑牢坚强战斗堡垒

归国十余年后,每天与细胞、病毒打交道的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教授王新泉多了一个新头衔——清华大学青年骨干教师领航工作站首任站长。

和他一起成为首批工作站成员的,是来自清华20个院系的37名青年学者,其中近六成获得过国家级人才项目。工作站成立短短半年,在繁重的科研任务之余,这些早已在各自领域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奔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雄安新区调研学习、举办“中美贸易关系”主题沙龙,将关切的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领域,也将自己摆进了祖国和民族发展的历史坐标系中。

“原来一听入党、开会,觉得没自由、约束多。真入了党,才能感受到这个优秀的集体在如何调动每个人的能动性,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王新泉说,随着理论学习的深入,对“为何要入党”的认识日益清晰。如今,他想把这种思考带给更多的青年学者:“我们希望把工作站建设成为坚强的党建阵地,为追求思想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共同学习成长的平台。”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清华大学青年骨干教师领航工作站的蓬勃发展,是一年来全国教育系统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生动缩影。党的十九大以来,为了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教育部党组将2018年定为“党建质量年”,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强基固本,为高校党建筑牢坚强战斗堡垒。

立规明矩,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辽宁积极推进高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建立分类指导、晋位升级工作机制,整顿不规范党支部,创建规范化党支部5472个、示范性党支部1317个、红旗党支部392个。

建章立制,压实压紧责任。中国矿业大学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校领导年度述职要求,写入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列入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年终述职,每学期听取意识形态工作专题汇报,每年开展工作考核督查,切实把工作责任落细压实。

以上率下,领导带头立标杆、作示范。在浙江,25所高校63个院系试点开展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探索破解党的领导在院系的“中梗阻”问题。山东、吉林、河北、四川等21个省份全面推行向民办高校选派党组织书记。

继承创新,赓续优良传统、不断改进创新。在上海,上海大学以“党建+”的系统思维,构建思想引领、管理创新、队伍建设、品牌创建“四位一体”的党建工作模式。

严密的工作体系、暖心的党建项目,让党组织与师生的心更近了,更让党的旗帜在高校基层阵地高高飘扬。如今,在教书育人第一线、在改革发展主战场、在扶贫攻坚最前沿,到处活跃着高校党员无私奉献、实干担当的身影。

改革创新,构建一体化育人新模式

冬日的北京,寒风凛冽。人民大会堂会场内,却暖意融融。

“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家!”……站在人民大会堂的讲台上,满头白发的“西迁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马知恩讲起那段感人肺腑、热血沸腾的历史几度潸然泪下。

如今,83岁的马知恩依旧奋战在教学一线。他说,当年西迁而来的师生大多已是耄耋老人,有的已不在人世。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却仍然薪火相传,历久弥新。讲好西迁故事,更要讲好“西迁精神”背后的人生选择:“要让青年一代懂得,以爱国奋斗彰显时代新人的青春底色。”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一年多来,全国教育系统积极构建一体化育人新模式,不断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大水漫灌”变成了“精准滴灌”,思想政治工作不再是板着脸说话,而是活了起来、扎下根来、长出花来。

筑牢课程教学阵地,守好思政教育“责任田”。清华大学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学内容,推进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和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创新。在武汉大学,专业课上出了浓浓的“思政味”。这里有6位院士持续20年同上一门教书育人课,院士里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61岁,其中5位都过了退休年龄。他们重言传更重身教,其师德师风就是一部生动的“活教材”。

筑牢校园文化阵地,凝聚文化育人“正能量”。江西高校通过广泛组织开展“诵读红色家书,讲述英烈故事”活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兰州大学开展“红色基因传承行动”“学习青年习近平,扎根陇原黄土地,用青春梦托起中国梦”“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理解。

筑牢工作落实阵地,提升干部队伍“战斗力”。教育部聚焦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启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指导建设32家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心,培育建设20个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40个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大力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必须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思想保证。”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报北京1月14日电 本报记者 邓晖)

链接: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zl_2019n/2019_zl4/201901/t20190115_367011.html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