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红霞
4月24日,我校“江汉平原棉花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首批建设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以此为契机,我校将与荆州农业科学院江汉平原综合试验站进一步完善基地运行机制和对外开放机制,创新合作育人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农科人才培养质量。
4月25日,毛宁波教授主讲的《透视地下油藏——找寻石油的地震方法》入选2012年度中国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第一批建设选题,是湖北省省属高校中入选的2门课程之一,也是国内外目前唯一一门专门介绍找油地震方法的视频公开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
“这是我校大力实施质量工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一个缩影。”看着入选的基地和课程,教务处处长张光明欣喜地说。
九年来,我校一直“以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型专门人才”为目标,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优化专业结构、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营造创新型专门人才培育的新环境,不断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张光明介绍,我校的本科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建设、管理、改革、质量”这八字方针,通过抓建设促发展,抓管理上水平,抓改革求创新,抓质量创特色,使本科教学工作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发展,取得了质的飞跃。
规范教学管理秩序 优化专业结构体系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这些所依托的是专业结构的合理配置,是教学管理的稳步推进,是人才培养体系的科学规范。
学校在合并之初,面临着校区分散,专业办学水平参差不齐,专业设置不尽合理,教学管理点多、面广、线长等诸多问题,给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
“教务处的工作就是要作好科学合理的管理,建章立制,提高管理的水平与效益,从而优化专业结构设置,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时任教务处处长的刘绍平介绍到。
为此,教务处理顺了教学管理的思路,实行了校、院(系)两级管理、以院为主的管理模式,院系教学管理工作得到极大促进。每年和每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重点、有总结。学校适时制(修)订、补充和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在教学运行与管理、教学建设与改革、实践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出台了106项教学管理文件与规章制度,为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和各项教学基本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规范和依据。为了保证教学工作落实到位,学校每年制定教学工作要点,每学期制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依据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安排、检查、落实各项教学工作。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推进教学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和完善理论教学、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设计)等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以及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的评估标准,加强过程监控与质量评价工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机制,教学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点面结合,保证了教学工作的良好运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正是在稳定的教学管理秩序中,学校的教学工作稳步推进,在2007年接受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价中获得“优秀”成绩。
同时,在保证教学管理科学规范,教学秩序稳定的前提下,专业结构不断优化,专业总体布局合理,办学规模稳步提升。目前我校设置了85个本科专业,涉及10个学科门类,构建了以工学为主,理学、农学、管理学、文学等多学科专业优势互补、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面临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必须在学科专业合理配置的前提下,实施专业特色化发展战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办学水平,让学生真正受益。”张光明介绍,“要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启动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从而推动专业的特色化建设与发展。”
根据不同的学科,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课程体系的优化,凸显专业的办学特色,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以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为依托,工科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突破口,推进产学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理科强调理工融合,文科突出复合型人才培养,农科实施全周期的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医科以强化临床实习为重点,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实施专业特色化发展战略。与此同时,进一步促进专业特色化的建设与发展,健全和完善专业调整机制,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形成以石油类、农学类优势专业为核心、理、工、文、医、经、管、法、教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
探索教学模式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质量的提高与人才培养的质量相辅相成,必须依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此,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积极探索适应我校本科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多种教学模式改革,为学生们安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
管理学院大二学生郭文霞已不再因过英语四级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忧虑,除了学好专业课外,她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努力提高综合能力。这得益于学校设立的“一工部”,她在大一就通过了英语四级,让她在以后的大学生活中,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像郭文霞一样不再为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而花费时间的学校每年有近85%的学生。这是学校实行“1+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结果。
如何实现高中应试教育与大学专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引导大学新生迅速进入角色,一直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校找到了破解这一难题的“良方”:以通识教育作为“桥梁”,引导大学新生跨越知识“鸿沟”,走出坚实的“第一步”。这就是“1+3”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模式推行始于2006年学校设立一年级教学工作部,2006级新生入学时,打破专业界限,集中教学、集中管理,集中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强化了基础教学、人文素质教育和养成教育,加强了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
“在‘1+3’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大学英语四级一次性通过率由改革前的40%左右,提高到改革后的85%以上。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奖人数逐年增加,学生英语基础得到加强,综合应用能力明显提高,为以后学生的自学和专业英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工部副主任谈宏慧列举着大学英语教学取得的成绩,深有感触地说,“在‘1+3’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内实施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高等数学分类分级教学改革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适合长江大学及长江大学学生特点,有效促进了学生英语和数学水平的提高。”
产学研紧密结合,是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是我校历经探索和实践,走出的另一条特色鲜明的办学方式。与产业、行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培养学生。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锻炼相结合,强化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鼓励学生到一线实习、实践半年以上,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学会的认可,2007年6月,我校作为“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示范单位”正式挂牌。
据了解,长期以来,我校一直致力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并将“坚持内涵发展、推进产学研合作”十分明确地写进了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写进了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工学交替”、“联合培养”、“两基三段式”、“项目加基地”、“4X4”五种合作教育模式,涉及工学、农学、医学、文学、法学、教育学6大学科门类26个本科专业,基本形成了长江大学多学科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格局。这些模式都经过了实践的检验,产生了明显的成效,像“工学交替”模式就曾获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创业精神、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提升。”刘昌明教授说。
“在实践中,我们的专业拓宽了,基础厚实了,能力加强了。”学生感慨道。农学院的柳惠娟同学念念不忘实习的日子。正是在合作单位——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实习期间,她的科研视野大大开阔,所作的“AGP与ge双基因聚合研究”居国内该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杨志敏同学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实习期间,能力迅速提高,中科院朱顺义博士留其担任助手……
“‘1+3’人才培养模式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让我们体会到了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所带来的‘甜味’。为了让学生真正受益,我们还探索着特色优势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大批有社会责任感、知识面宽和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张光明介绍到。
基于学校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十一五期间,学校共有58项教学研究项目获省级立项,197项教学研究项目获校级立项,74部教材获准校级立项建设。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项,其中一等奖和二等奖获奖数量居省属高校前列;共评出校级教学成果57项,其中特等奖6项,一等奖22项,二等奖29项。获批国家“十一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11部;4部教材被评为中国石油高等教育优秀教材。
依托质量工程建设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今年刚开学,农学院学生张淑贞又开始琢磨着“忙科研”了。她2010年申报的项目《具湿害修复功能生长调节剂的筛选与使用效果试验》在朱建强老师的指导下,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获得了2万元的科研经费资助。
“学校设立专项经费资助本科生研究自己喜欢的课题,还有老师指导,这是锻炼我们的最好机会。”像张淑贞一样钻研科研项目的学生有很多,这些项目归属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张光明介绍,我校于2008年获批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学校,是湖北省省属高校中唯一获批该项目的学校,目前,有101个项目获批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学校高度重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的组织与实施工作,专门成立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构建了国家、学校、学院三级大学生创新实验体系。
“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原则,希望参加计划的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会思考,大胆质疑,加强协作,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素质,切实提高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张光明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加强该计划的实施与管理,让这一计划惠及更多学生。
国家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我校实施质量工程项目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学校除了日常教学管理的规范和监督,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也是重中之重,以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项目为依托,实施品牌发展、特色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教学核心竞争力。
学校全面实施质量工程,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获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获批省级品牌专业6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精品课程24门、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1个,省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1个,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
为此,学校依托质量工程建设,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管理机制等方面开展试验,建成了各具特色优势的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基地。
国家精品课程《地震勘探原理》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严格“过程管理”,多方位拓展学生知识面,努力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成效显著。
国家质量工程项目“土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设计并实施三种模式,即“合作教育-工学交替”模式、“基地实训-设计研究院”模式、“自由创作-学生工作室”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工程实践和科研训练等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与企业、事业单位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请企业、事业单位技术骨干到学校授课或指导实验,送学生到企业、事业单位实习实训,“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论文),这成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的典范。
2011年10月19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批准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的通知》,批准我校为第二批卓越计划工程师教育培养实施高校。 “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3个本科专业正式加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为学校培养造就一大批工程实践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再一次创新了途径。
刚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石油工程基地班大三学生谭鹏,一如既往地享受着学校为基地班学生提供的优良条件,努力学习。如今大三的他,历年期末考试均名列前茅,获得过国家励志奖学金和中石油奖学金。他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在2011年长江大学举办的数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同时还参加2011年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的进步得益于学校为基地班的学生提供的一流的师资和学习条件,我要更好地珍惜余下的大学时光。”谭鹏感慨。
我校于2009年6月组建了石油基地班,涉及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3个专业。这3个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劲,就业前景良好。历年来,这3个专业毕业生考研率分别超过20%、30%和40%,学生就业率名列前茅。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率多年保持99%。为保证石油基地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学校选派了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承担主要课程的教学;选派了责任心强、经验丰富、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担任基地班班主任,注重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石油之光” 实验班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又一模式。在一本招生的3个石油专业学生中,挑选30名综合能力强的学生组建而成,实验班采用“2+1+X”培养模式,前两学年按大类培养,学生主要学习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第三年进行专业分流,自行选定专业方向,实行导师制,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从第四年开始为研究性学习阶段。实验班实行“创新不断线”的培养方式,强调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对“石油之光”实验班的学生,提供创造了最优惠的条件:小班授课,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习条件和开放的交流平台。
“我们改革培养模式,组建石油基地班、‘石油之光’实验班,就是要促进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探索拔尖人才的培养规律,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兴趣浓厚、志向远大、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拔尖人才。”张光明坦言。
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一个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此团队在2010年9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依托信号与信息处理省级重点学科,以及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平台,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发表教学科研论文63篇,出版教材11部,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5项,出版的理论和实验教材被12所高校采用,《电路分析》被教育部高校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指委列为全国高校推荐使用教材,团队教师设计的2项创新性实验项目入选高教出版社出版的《电工电子创新性实验》一书,在全国推广。
正是依托质量工程建设,通过一系列的创新训练与实践,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成效明显,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十一五”期间,我校学生在学科竞赛、科技竞赛中,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300余项,其中,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55项;累计获得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1284篇;在省级及以上各类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3000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00多篇;共取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多项,公开出版文集4部。
同时,学校通过问卷调查、走访、专访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开展社会调查,广泛了解用人单位对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敬业精神、科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获取知识与信息能力等素质与能力方面的满意度较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教育水平的高低体现在是否有创新精神、创新人才。胡锦涛同志在清华百年校庆大会上指出:“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十二五”开局之年,学校制定了《长江大学“十二五”本科教学发展规划》,力争通过五年的建设,使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基本形成“规模—内涵—质量—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教学管理制度更加健全,管理过程更加规范,质量监控体系更加完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从事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人才培养条件更加完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教学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位居省属高校前三名。
“本科教学工作任重道远,责任重大。”周从标副校长表示,“面对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继续深入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合作教育,凸显优势,彰显特色,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责任编辑 一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