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 梅平
十年,化工学院的各项工作经历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日臻完善的过程。如果说化工学院这十年是一幅线条朴实却清晰立体的雕刻作品,那么最能凸显作品风格的则是学院的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以及创新性人才培养。
十年来,化工学院以“坚持科学发展,夯实内部基础;坚持改革创新,提升层次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化工”为工作思路,重内涵,创特色,求发展,形成了教学与科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工作特色,形成了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学院各项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2012年,化工学院在院系关键指标考核中获得基础学科群第1名,科研总量绩效位于学校院系的第二名。
文化建设:凝心聚力 同舟共济
2004年3月28日,化工学院隆重举行成立大会暨校企合作签字仪式。2007年,学院将分散在四个校区的实验仪器、药品等打包成4298箱,搬迁至东校区14号教学楼,学院达到了实体统一……
合并之初,化工学院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化工学院由四所学校相关院系合并组建而成,规模大——实验室位于四个校区,教职工来自四个校区;人口多——学生2600多人,教职工116人。如何使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在最短的时间内融为一体?这是摆在首届学院领导班子面前最棘手的问题。
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研究,学院领导班子决定通过“加强交流、增进了解,重建梯队、理顺关系,各尽其能、优势互补”来促进学院的融合与发展。一方面,通过开展一系列具有化工特色的集体活动来增进交流。如自筹资金组织教职工赴香港高校考察学习,开阔教职工的眼界;每年举办趣味运动会等活动,每次活动中,总有罗跃、尹先清、王昌军、王正良、余维初、刘罡等一批老师解囊赞助,各项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院人才资源多、青年教师多的优势,请一批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出色成绩的教授主持相关领域的工作,充分发挥“教授治学”的作用,青年教师则结合个人成长与事业需求,打破校区界限,重建了合理的人才梯队。此外,充分尊重来自不同校区的教职工在教学、科研方面积累的优势和存在的差异,为每名教职工提供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院建设等方面大显身手的机会,发挥每个人的优势,释放每位教职工的活力。
十年来,通过坚持传承历史之辉煌,整合四校之精华,建章立制,开展实践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师生思想上、感情上和行动上的融合,为学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年来,教职工与学院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学院逐步形成了“和谐、友爱、进取、创新”的文化特色,教职工的幸福感日益增强。
学科建设:凝炼方向 彰显特色
十年来,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2006年获得1个省级重点学科,2010年以前学院拥有3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10年获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获批2个工程领域硕士授权,2012年1个一级学科被评为“十二五”湖北省重点学科特色学科。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学院长期坚持“立足基础,加强应用,促进交叉,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形成优势”的建设方针密不可分。一直以来,学院注意把分散的手指攥成拳头,整合学科力量,凝练学科方向,使学科建设真正为办学实力“催化加速”。
学科建设的重点突破带动了全局发展,学院平台建设逐步推进。学院现有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1个校企合作研发中心——湖北省校企共建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研究开发中心,1个中石油部级重点实验室。2012年获得了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300万的资助(应用化学研究中心)。
学院以学科基础为支撑,大力加强专业建设,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搭建起坚实的平台,通过品牌专业建设,进一步突出了学院特色优势学科作用。学院根据专业内涵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专业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体现特色的培养方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打破专业界限,对本科学生实行大类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新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石油炼制方向)。目前学院拥有湖北省品牌专业2个(全校共11个),“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立项建设(全校共6个),并于2012年入选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项目计划(全校共5个)。
师资队伍:雨后春笋 争先示范
学院坚持采取“外引内训”并举的办法,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使师资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日趋合理。学院正高职称人数由2004年的13人提升到了2012年的28人(在院系中排第1)。在专任教师中的比例由15%提高到了35%,博士学历的人数由4人增至目前的35人(含在读),专任教师中的比例由4.7%提高到现在的43%,硕士及以上学历由52%提高至现在的83%。
虽然目前学院拥有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湖北省高层次人选第二层次人选2人,长大学者2人。但是学院的师资队伍还存在着学科间的不平衡,还缺少大师级的人才,2013年学院将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
学院注重青年教职工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的锻炼,通过实施导师制,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实行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管理办法,开展人文知识讲座,在奖酬金分配、福利发放等方面向青年教职工倾斜等措施引导全体青年教职工在教学上站稳讲台,在科研上找准方向,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保持身心健康,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发挥作用,争做为人的表率、为学的先锋、为师的典范。
将青年教职工扶上马送一程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学校首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学院获得2个一等奖,学校评选出的13名首届优秀青年教师中学院有2名。学院1名老师作为学校青年教师代表参加首次湖北省高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首届10位十佳师德标兵中学院占一席,而且是最年轻的一位。近年来,学院通过启动青年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法,共资助青年教师16人,资助经费达到4万多元。很多青年教师科研从此起步,目前就有4位青年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青年基金数位于学校前列。
学院教授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广大师生传递正能量。爱岗敬业的廖海星、易洪潮2位教授,虽然患有重病,但依然坚守“三尺讲台、两袖清风”的信念,坚持带病工作在教书育人第一线;在教学、科研方面成绩裴然的罗跃教授,听说一学生因父亲生病影响学习,当即拿出1万元慷慨相助,资助其父治疗;“产业之星”王昌军副教授听说一学生得尿毒症住院,当即拿出1万元……
科学研究:厚积薄发 质量并举
近十年来,学院通过实施一系列激励性政策,探索科研组织创新,搭建科学研究平台,营造学术研究氛围,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宽研究方向和领域,项目层次和获奖级别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学院的科研水平和实力不断增强。
统计数字显示,到款经费由2004年的500多万元到2007年的1000万元,直至2012年突破2500万元,科学研究项目的层次提升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国家“863”项目;获奖层次也由省部级跃升到了国家级。2012年新签项目50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学校院系中并列第一。公开发表论文123篇,被SCI、EI等检索系统收录21篇。专利申请5项,授权4项。出版著作2部,教材1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中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特别突出的是2009年,科研成果“化学固壁与保护油气储层的钻井液技术及工业化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学院科研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近十年来,学院共获得省部级及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0项,其中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中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2011年学院获得“十一五”科研工作先进集体”荣誉,全校仅有4个院系获此殊荣。
人才培养:自立自强 创业创新
学院注重本科生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发掘学生的科研工作潜力,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2008至2012年,学院共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0项、校级10项。2011年学院设立院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保护和鼓励学生参加创新训练项目的积极性。2012年学院拿出6000元资助4项院级项目。在2012年学校获得的14项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学院占3项,唯一一等奖被学院孙惠惠、张静等同学获得。
近几年,学院本科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并屡获佳绩。2006年至2012年共组织学生参加湖北省化学实验技能大赛4届,两次获得团体第一名,2008年至2012年共组织学生参加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创新成果报告会5届,均获得优异成绩。2012年在湖北省第一届大学生化工设计创业大赛中获得最佳工艺设计单项奖以及大赛二等奖的好成绩。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自筹启动基金30万元成立大学生奖励助学基金,为学生的成人成才提供发展平台。2012年开始开展十佳大学生评选活动(设立奖励基金5000元/人)。活动选出了学习标兵、创业能手、体育新星等,在师生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学院还鼓励全院教职工为学生就业提供帮助,学生就业率逐年提高。王正良、尹先清等教授为帮助学生就业,多次驱车送学生去就业单位考察指导学生就业。同时,学院还鼓励优秀本科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学院本科毕业生80%以上的毕业论文选题都来自教师的科研项目,此举大大提升了本科毕业生的水平和质量,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展望未来,化工学院将更广泛的激发教职工的创造热情,恪守“团结为立院之本,奋斗乃兴院之魂”的理念,在培养两创人才新的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责任编辑 胡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