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是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是医学、体育、美术、心理学等专业的必修课。作为医学院的一名教师,刘兵承担着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的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人体断面解剖学及影像研究生的断层影像解剖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多次荣获长江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
除正常的教学工作之外,刘老师还要和实验室工作人员一起解剖尸体。众所周知,解剖实验教学任务重,解剖工作环境差,还要承受福尔马林(甲醛)给身体带来的伤害。然而,为了教学,刘老师常常一天到晚都和福尔马林打交道,从没想到退缩,他说:“只要有学生在实验室,我就应该在那里,这是我的工作。”
有一次,他带学生对尸体标本进行开胸,在用肋骨剪剪切肋骨时,不小心剪伤了手指,鲜血直流,刘老师忍着疼痛和防腐剂对身体造成的危害,用创可贴贴上创口后,继续和学生一起完成操作。
尸体是医学生学好解剖学的必备条件。荆州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接受中心设在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医学院每年会接收一定数量的尸体。接收尸体大都是非上班时间,熬夜加班对刘老师来说是经常的事。作为形态学部的主要负责人,刘老师经常要在深更半夜去接收捐献者的遗体,和其他解剖老师从逝者家里或医院亲自将遗体抬到车上,再送到医学院处理存放,一忙就是一晚上。
辛苦与付出,他很少提及。谈到收获,刘老师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学生们学到真本领,我能尽可能多地给同学们一些指导和帮助,为学生、为社会做些服务。”
在刘老师眼里,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从教十六载,刘兵一直用“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演绎浓浓师爱。他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位同学,以心换心、用真诚去感染学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护理专10801班王涯同学曾因家庭贫困,急于赚钱,产生退学想法,并在2009年国庆节后没有返回学校。得知这一情况后,刘老师十分着急。他回忆说:“当时怎么也联系不上她,我非常担心她的安全,在向医学院领导汇报情况后,我和辅导员张昊老师匆匆赶到她的家乡当阳市育溪镇的偏远农村,那天下着小雨,下车后到她家还要步行一段泥泞小路,鞋子上满是泥巴,当我们到她家时已是下午2点半了,大约3点我们才吃中饭。虽然又冷又饿,但当我们见到王涯同学一切都好时,紧绷的心才放了下来。最后,经过耐心劝说,王涯终于重返校园。”
刘兵老师说:“作为班主任,处于学生工作第一线,与学生接触最多、了解情况最多,学生们远离父母,到大学求学,班主任就成了他们理所当然的依靠。”刘兵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既是老师,又像父亲,与学生共同成长。
他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询问学习情况;他用爱心去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健康,多次将生病学生送往医院并悉心照料直到学生出院;他关心贫困学子,帮他们寻找勤工助学岗位;他从严治班,使一批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当被问及“您认为师生之间应该营造怎样一种关系”时,刘兵不假思索地说:“亦师亦友的关系。”课堂之上,他认真传授专业知识,课堂之外,他像朋友一样,与学生融为一体,一起交流、探讨问题。有同学生病了,一定会首先咨询刘老师;有同学过生日,一定会收到刘老师的贺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正是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让他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与爱戴,多次当选长江大学优秀班主任。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对刘老师为教育、为学生默默奉献的最真实描述。(学生记者 巩火云 通讯员 刘洪涛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