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聚焦 >> 正文
校园聚焦

【2015年温暖长大候选人】张静:躬耕教育 用爱践行

发布时间:2015-12-09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在学生眼里,她既是“传播知识的指导老师”,又是“体贴入微的挚友亲人”。在她看来,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责任,只有用爱践行,亲近学生,才可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对得起“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这一称号。从2005年来到长江大学,她始终躬耕教育,痴心教学研究,关注学生培养,重视课堂教学,用智慧启迪学生思维,用爱感化学生心灵。她就是长江大学模范共产党员、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大学物理课部主任、物理师范11301和11302班主任张静。

牢记使命,用爱点燃学生梦想

2015年8月,张静带领物电学院10名同学参加全国第七届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展评暨自制教具与设计实验展评,4名同学获得一等奖,3名同学获二等奖并获得优秀团体奖,取得参加此赛事的最好成绩。

从2010年第一次带队学生参加全国物理教学技能竞赛开始,连续五年的暑假她都没有正常休假,日夜陪伴着准备参赛的学生们,她懂得陪伴是师者的责任,更是对学生最好的关爱、理解和激励。现在荆州中学任教的08级物理师范班的刘盈盈回忆:“那一年暑假很热,张老师多次陪我去荆州实验中学对面的仪器店,为我挑选用于演示浮力产生原因的实验仪器,她手把手的教我们,整个暑假陪着我们,经常为我们修改讲课内容到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家,这一切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和动力,也让我们十分感动。”曾获得第六届湖北普通高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学竞赛一等奖的汤伟说:“在准备省赛期间我想过放弃,真的好累。我和张老师撒了个谎,说我最近太浮躁,静不下心来做事。老师显然看透了我的心事,耐心的鼓励、安慰我,并和我分享了当初她参加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的一些事情,这让我感到很温暖并充满力量。”刚刚参加完第七届湖北省大赛的席磊说:“从校赛,到省赛,到国赛,张老师陪我一路走来,省赛抽签确定课题后,张老师给我修改课件到凌晨,指导我制作实验仪器、设计互动材料,陪着我们吃盒饭,让我很感动,可以说张老师是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人之一了。”虽然每一次指导学生获奖,都是爱与汗水的结晶。但张老师感到很幸福,她曾在空间里写道:“教师的幸福感来自于哪里,就来自于学生的成功。”

2014年,张静开始担任13级物理师范两个班班主任,部分学生由于大一期间学习松懈,导致大二上学期两个班有13人学习预警,她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班委、同学们积极沟通,最终改变了学生留级的局面。物理师范11302班的王晓桐转变最大,预警时的绩点为1.44,所有学位课绩点专业排名90%以后。张老师多次与他聊天,并打电话与其父亲进行沟通,帮助他确定了考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的目标。一年时间,小桐收获了全国物理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三等助学金、教师资格证、三门课程全部通过等好成绩。王晓桐发自内心地说:“有了目标后,我很充实,我会更加努力的,是张老师改变了我的人生。”正是出自对学生无私的爱,正是出自用心的陪伴,正是用自己的言行作为学生的榜样,才让这些学生们“浪子回头金不换”。物理师范1301班团支书张丽娜说:“她不仅是我们的老师,还是我们的亲人,我们都很喜欢她,也很庆幸我们有这么一个班主任”。

近5年,她帮助很多学生实现了人生的梦想,指导5名学生获全国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3名学生获二等奖,1名学生获湖北省高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这些学生中2名学生进入省重点中学任教,3名学生考上研究生,2名学生直接保送研究生。

痴心教研,用心改革课堂教学

她从事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研究周期长,很难出好的研究成果,很难获得经费和项目支持,但她却乐此不疲,在她看来,教师做科研,出成果很重要,但教师如果潜心教育,能够真正帮助和改变一批批学生,那是教师职业的根本,是教育的价值所在、意义所在。十几年来,她以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精神,专心于物理教育研究,她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去创新教育、服务学生。

2014年,当MOOC风靡全球时,张静老师开始思考如何在长江大学开展MOOC。利用寒假时间,她开始拍摄部分MOOC资源,并进行“建模教学”和“翻转课堂”的理论研究。2015年一开学,就在2013级应化专业和装备专业5个班级开展实践,实践之初由于学校网络条件的限制,学生思想观念的不适应等问题,让她整夜睡不着觉,寝食难安,梦里都在想如何解决这些实际困难,多次与学生代表、班干部座谈交流,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主要问题。当知道学生上校园网存在困难,学生们每周课时多,可支配时间少,而翻转课堂观看录像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等问题时,她及时对课程形式和内容进行调整,并逐渐得到了学生对翻转课堂形式的认可。应化11302班学习委员江坤说:“我们可以从多个途径得到知识,基础差的同学可以回顾知识,小组讨论确实促进了同学的交流,使我们从不同方式看问题,这点我十分赞同。”经过半年多的实践与跟踪研究发现:实验组的学生在概念理解、对科学模型本质的理解的成绩上分别高于对照组8.45%,6.2%。

2015年下学期,在吸取上学期的改革经验后,她又在2014级应化专业进一步开展实践,结合长江大学的实际情况,她采用课堂上观看视频和完成作业、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课堂展示等多种活动进行尝试。应化11401班的同学说:“我们都很喜欢张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希望别的课程也能采用,翻转课堂让学习更方便,不受时间限制,对于不懂的知识还可以反复观看和学习,后期复习也更加快捷;学习过程中更加开放和自如,使学习氛围更活跃。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更多了,课程变得简单了,让我们学习变得轻松了。”

在专业核心课程《物理学科教学论》、《教学研究方法基础》等课堂教学中,她采用“案例与研讨”为特色的教学形式,将课堂教学的大多数时间还给了学生。这种教学形式得到了师范生的一致好评。学生在学期末给张老师的专业课评分都是100分,可见他们对这些课程的喜爱。物理师范11201班的学生这样评价:张老师的课我们很喜欢,也很有收获,教会了我们如何说课、讲课,如何分析教材,如何面对学生,如何编制试题。

2014年她还牵头组建了物理教育研究所团队,希望用团队的力量来加强物理教育研究。她继承了物电学院教师“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团队成员紧密团结,互帮互助,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并开展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将物电学院的教学研究和改革向新的目标推进。

艰苦求学,热爱让她坚持前行

出于对工作、学生的热爱,张静意识到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为了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张静始终在不断提高自己。2011年9月,张静老师离开三岁不到的女儿和丈夫,踏上了去北京师范大学的读博之路。张静说:三年苦读,只有寒暑假回家,想女儿的时候,只能在视频中与她见面。在女儿印象中,妈妈就是电话中的妈妈,就是视频中的妈妈。有一次女儿看到留守儿童节目时,突然大哭,说自己也是半个留守儿童。当爱人说给她听时,她除了愧疚和惭愧外,只能默默流泪。她一直忙着教学、教研、培养学生,她觉得这些都是自己作为教师必须践行的责任,却没能更多的陪陪家人。2014年寒假,突闻噩耗,张静母亲查出肺癌晚期,她本准备延迟半年毕业,在家好好照顾母亲,可母亲、亲人、同事却都劝她抓紧时间回北师大处理好相关事宜,尽快完成学业再回家照顾母亲。没想到,这一别却是永别。

长大十年,张静老师在物电学院这个温暖的家庭里不断成长,她深深热爱自己的职业,更深深热爱自己的学生,她和许多默默奉献的老师们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业,用真实的行动诠释教育的道德与责任。(学生记者 陈真鹏)

(编辑 陆峰)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