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教学科研

责任在前 事业在肩——记基本建设处尹述胜老师

发布时间:2016-03-31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记者 陆峰

案头一摞文件资料、一个厚厚的笔记本、一个老式茶杯,桌上立着一台式电脑,这便是尹述胜老师的工作环境。因为打字速度慢,他还是习惯用笔和纸来处理日常事务。

尹述胜是学校基建处职工,2015年1月已办理退休手续,但现在仍工作在基建项目第一线,为学校基础建设发挥余热,不遗余力。

工作30余年来,他常年如一日,骑着自行车忙活于办公室、项目施工现场,每天都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无论是甲方、乙方还是设计和监理方大家都习惯称呼他“尹伯”,就连2014年11月新上任的基建处处长孙涛也很快适应了这样的称呼。

敢担当 善作为

安全生产大于天,安全责任重于山。尹述胜从事基建工作多年来,在心目中一直把“责任”放在首位,对每个项目都常年如一日的放在心上、看在眼里。

“不谈安全生产,就谈不上工程质量,质量工程就变成一句空话,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尹述胜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日日监管着生产第一线。

基建处的安全生产,还有第二层意思,那就是平人眼中的“高危人群”、“高风险人群”。“自我保护防范意识”是尹述胜从业以来一直怀有的坚定信念。他明白一个道理,做人要顶天立地、有所担当。建设项目中收受好处费,就极有可能导致项目质量出现问题,不仅无法弥补学校蒙受的损失,更有可能造成生命财产安全事故,世上没有后悔药,人的一生就完了。

多个校区都有他建设的“印迹”,他参与过学校13号教学楼的建设,负责过18、19栋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全程参与武汉校区的建设,全程负责文科大楼建设项目。30余年如一日,他始终热爱、坚守自己的工作,克服重重困难、种种诱惑,工作中未出现一起较大安全问题和事故,为人更是清正廉明,深受尊重。

能吃苦 讲奉献

尹述胜年轻时下过7年乡,养成了能吃苦的劲头。

武汉校区建设历时3年,建设项目多、工期短,尹述胜与同事们吃住在建设现场。那时校区周边没有一条像样的路,白天干活,夜晚周边不见灯火。

一次,天降大雨之后,道路泥泞(丘陵地带的红土使得泥巴粘性很强),施工方运输建设材料进场,车行至周边便无法动弹,尹述胜和同事们愣是用编织袋和竹板铺就了一条硬实大道,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日里夜里,风里雨里,水里泥里”,这是对当时武汉校区建设条件的精准概括。而今,武汉校区傲然屹立,却蕴藏了基建人难以忘却的记忆。

“工地上干活基本靠吼,说话像吵架。”这是基建人员给外人留下的印象,而他却总是温文尔雅。文科大楼建设工程因需要地基打桩,几十个周边居民与基建处前后洽谈1年半,但从未出现“冲突”现象,这与他耐心细致的工作分不开,也得益于他几十年来常与工地民工的沟通,既维护了学校的利益,又保障了居民的权益。

在文科大楼建设过程中,尹述胜作为项目综合管理负责人,无论刮风下雨,每日都要多次前往工地现场,查看工程进度、监督工程质量。浇灌混凝土常在夜间施工,需要随叫随到,直到工作结束,以保证工程质量,他从不抱怨。文科大楼就是在他的注视下,拔地而起,与13、14教遥相呼应,形成了学校标志性的“建筑圈”。

如今,时常回头想,尹述胜有一个深深的遗憾,因为工作忙和工作习惯问题,忽略了对武汉校区和文科大楼的影像记录,记忆成了他唯一的牵挂,却无法让影像成为现实。

现在,尹述胜每天在完成办公室工作后,总会抽时间骑车在自己负责的多座建筑周边查看,对“出自己手”的“作品”仔细端详,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着它们、注视着它们。

勤思考 勇创新

尹述胜在职时,严对工作、常做思考、勤于学习,保持市场敏感度,始终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自己的工作。在项目实施前,他对设计方设计的施工图纸经常会提出自己的想法。

文科大楼内部照明系统,原图纸设计为使用普通日光灯系统,虽图纸经过建设主管部门指定机构审核通过,但他认为,国家提倡使用新能源和绿色能源,应该从长远考虑,使用LED节能灯系统。在此问题上,经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对比,他算了一笔账,虽然LED节能灯系统比日光灯系统贵出许多,但LED灯系统更加节能、使用寿命更是长出多倍,不出几年,节省的能源费和材料费就可以抵消多出的开支,且亮度及舒适度更适宜于教学工作环境。他向基建处领导反馈了意见,虽然此项更改需多投资30万,但在翔实的数据面前,学校很快采纳了他的建议。

返聘后,尹述胜尽职尽责,本着“对基础建设负责,对项目负责”的态度,他以主人翁的姿态勇于建言,对基建处工作上存在的“不足”予以“点评”。

不久前,在基建处民主生活会上,尹述胜对处里的工作积极建言。根据多个项目在使用过程中反映的一系列问题,他认为有必要定期与设计方、监理方、施工方深入沟通、交流,方便日后工作对接更加有效合理。现在每年一次的四方业务专题讨论会和设计交流会已经成为惯例,效果日益显现。

由于他的经验和口碑,退休后众多老总高薪聘请,面对校外每年十多万的薪酬和学校每月千余元的返聘工酬金,他犹豫过,最后说了一句话:“我要坚持把我最后的作品(文科大楼)认真地完成。”因为他心里一直把学校当作自己真正的“家”,只有在“家”里,才有主人翁的感觉和精神。

尹述胜就是这样,工作上坚守责任,敢于担当。他说,坚守底线才能防微杜渐,要做一个勇于奉献的人。作为基建处年龄最大的工作人员,他常帮助、指导年轻人工作,以把优良工作作风传承下去。

孙涛处长这样评价“尹伯”:“虽然30余年来只做了一件事,但能坚持一心一意做,反反复复做,干干净净做,从他身上体现了平凡人的伟大。”

文科大楼完工了,“尹伯”也要正式离岗了,但他还有两个心愿:一是希望能系统地把校园基建发展历程记录入档(特别是影像资料),将来让学校师生能够有机会“复原”、重温那段令人难忘的岁月,了解学校发展历史;二是希望自己早点抱上孙子,真正“退休”后能够尽享天伦之乐。

(编辑 胡红霞)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