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杜何为,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2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获博士学位。2011年晋升副教授,2013年访学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国际著名学者Pamela教授的实验室。
主讲本科生课程:基因工程原理、专业英语;研究生课程:分子克隆技术、科技写作。目前指导硕士研究生3名。
获聘副教授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子项目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承担横向项目2项、开放课题3项。在《BMC Plant Biology》发表学术论文1篇,在《Plant Cell Reports》、《Euphytica》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在国内权威期刊《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发表学术论文各1篇。以第1发明人获批美国发明专利1项,中国发明专利2项;以第2发明人获批中国发明专利2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4)。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我国南方多雨,玉米苗期经常遭遇梅雨等季节性降雨,在低洼及排灌系统不良的地区,土壤含水量过高造成的涝渍灾害,给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同时,农作物涝渍相关领域的研究,一直是我校农业学科的特色和优势领域。课题组利用学校农科自身的优势,以农业生产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为切入点,多年来一直从事玉米耐渍性遗传改良与分子机制的研究。
课题组十余年孜孜不倦从事玉米耐渍领域的研究,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从早期的筛选玉米耐渍的种质资源、建立玉米耐渍性的形态指标,发展到后来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如今,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为课题组注入了新的活力。现在,课题组用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从事耐渍关键基因的克隆、耐渍性形成分子机制的研究。目前,课题组主要从事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利用细菌血红蛋白基因,改良玉米的耐渍性;(2)从玉米野生近缘种中,发掘耐渍相关基因;(3)建立突变体文库,结合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发掘玉米自身的耐渍相关基因。
课题组从透明颤菌种克隆出血红蛋白基因(VHb),并将该基因构建到pBI121和pCAMBIA3301载体中,通过转基因技术,分别导入到拟南芥和玉米中。VHb是一种血红蛋白基因,转VHb基因的拟南芥植株,淹水7天,植株能长出水面,叶片呈绿色;转入正常生长条件,依然能开花、结实。而野生型的拟南芥植株,经过7天的淹水,死亡率在80%以上,转入正常的生长环境,存活下来的拟南芥植株生育期滞后。转VHb基因提高了拟南芥的耐淹水能力,于是,在后续的研究中,课题组将该基因导入到玉米中,淹水条件下,转VHb基因玉米的苗高、次生根数目、根干重、茎干重显著高于对照。VHb基因的过表达,显著提高了玉米苗期的耐淹水能力,本研究已经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BMC Plant Biology》。课题组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转基因技术,使外源VHb基因在玉米中的过表达,提高了玉米的耐渍性。课题组通过杂交、回交等方法,已经将VHb基因导入到不同的玉米自交系中,为后续品种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课题组从野生资源中,发掘耐渍的相关基因。大刍草是玉米的野生近缘种,数十万年来,大刍草依靠自身的基因,忍耐了无数次的洪涝等自然灾害,说明大刍草自身的基因组中含有丰富的耐渍相关基因,依赖这些基因的应答,进化了耐渍性的适应机制。玉米是人类驯化的产物,在数千年的驯化过程中,人类为了生存,有目的选择了产量相关的有利基因,提高了玉米的产量。这种长期的驯化过程中,在提高玉米产量的同时,导致了部分耐渍相关基因的丢失。课题组张祖新教授,通过杂交、回交、自交等方式,将大刍草基因组片段导入到玉米基因组中,构建了导入系,以期从玉米野生近缘种中,发掘由于驯化选择而丢失的耐渍相关基因。课题组已经对这些导入系进行了耐渍性的鉴定,筛选出了耐渍性较强的导入系材料。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推动了许多农业领域的快速发展。杜何为在美国访学期间,对美国在作物耐淹水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将他们的先进思想、技术应用到本课题的研究中。在其研究中构建了玉米自交系B73突变体文库,以期从文库中筛选出耐渍性发生显著改变的突变体,并通过重测序技术,快速定位、发掘耐渍相关基因。同时,采用正向遗传学的方法,结合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对400份玉米材料进行了耐渍性分析,并进行GWAS分析;另一方面,根据筛选出的耐渍、不耐渍材料,进行BSR-seq分析。课题组采用的RNA-seq、DNA重测序技术,已经在玉米耐渍候选基因的发掘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发现、定位了一些与耐渍相关的基因。这些研究,将为探明玉米耐渍性形成的分子奥秘,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是虔诚的研究者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研究者既要具备先进的思想,创新的方法与独特的材料,更重要的是还要有一颗虔诚的心。十余年来,课题组一直默默坚守玉米耐渍的研究领域,尽管道路崎岖,但从未止步。经过十余年的积累与沉淀,课题组在玉米耐渍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积累了坚实的基础。目前,课题组已经向国际知名期刊投稿2篇文章,有更大的成果正在孕育之中。“在探索玉米耐渍性形成的分子奥秘中,我们将奋勇前进、永不止步!”杜何为说。
(编辑 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