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吴越,博士,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2008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资源勘查工程工学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理学硕士学位;2013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理学博士学位;2013年至今,在资源与环境学院工作;2015年晋升为副教授。
承担地质学、地球化学等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矿床学》《矿床地球化学》《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教学工作和地质类专业本科生《北戴河地质认知实习》的野外实习教学工作。
研究领域
矿床学与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主要成果
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共主持纵向科研课题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专题研究项目1项,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1项,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1项。此外,作为项目研究骨干先后参与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以及横向生产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ACTA GEOLOGICA SINICA》等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地学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篇,被SCI和EI收录4篇。于2014年8月参加第十四届国际矿床成因大会(IAGOD),在“MVT,SEDEX and VMS deposits through geological history”会场作了题为《The Mississippi Valley-type lead-zinc deposits along the southwest margin of the Yangtze Block,China》 的专题报告。担任国际地学SCI期刊《Ore Geology Reviews》《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英文版)和《地质学报》审稿人。
在川滇黔、秦岭、湘鄂等重要成矿区带,主要针对铅锌矿床成矿动力学背景、成矿过程和与油气系统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取得主要成果:
1.提出我国川滇黔地区MVT矿床大规模成矿动力学背景新认识。川滇黔地区是全球闻名的世界级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但对于区内MVT铅锌矿床的成矿时代与动力学背景长期存在激烈的争议,对矿床成因认识和找矿勘查部署造成了较大的阻碍。通过系统的研究工作,获得了一批高精度的铅锌成矿年龄,并与区域大地构造演化相结合,系统提出了川滇黔地区MVT铅锌矿床大规模成矿与印支晚期的造山事件密切相关的新认识。该认识修正了前人关于铅锌成矿与二叠系峨眉山地幔柱活动有关的传统认识。“川滇黔地区MVT型铅锌矿床印支期大规模成矿”的观点逐渐成为主流认识之一。
2.提出油气有机质与金属成矿关系的新观点。油气有机质与金属成矿的关系一直是地学的前沿科学问题之一。在四川盆地西南缘,采用有机地球化学与矿床地球化学结合的方法,开展相关研究,提出了油气系统中先存的H2S是铅锌硫化物成矿早阶段主要的硫源,有机质TSR成因还原硫,为成矿提供另一硫源;矿床中与成矿作用有关的有机质具有高-过成熟度特征和低芳烃含量,可能是有机质参与金属成矿作用的一个重要标志;油气成藏-破坏和铅锌成矿是盆山持续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或是同一阶段不同时代的产物,铅锌矿床形成与古老油气藏破坏密切相关等一系列新认识。
3.精细揭示了铅锌矿床中微量元素赋存状态,建立矿床成因微量元素图解。研究矿床中伴生金属元素的赋存状态、富集规律对矿床成因理论、资源综合利用与降低环境风险有着较大的意义。通过高精度的LA-ICPMS查明了我国扬子板块周缘川滇黔地区、秦岭地区、湘鄂地区主要MVT铅锌矿床中分散元素Ge、Ga、In、Cd等和Ag、Cu、Cd、As等伴生元素的赋存状态与机制。建立了不同成因类型铅锌矿床闪锌矿Ge-In二元判别图解,并被同行多次引用。
在从事相关教学和研究过程中,正逐步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重点关注沉积盆地周缘金属矿床与油气系统的内在成因联系,尝试采用有机地球化学与岩石地球化学、矿床地球化学交叉结合的方法,探索油气能源与矿产资源领域的一些前沿科学问题,如:油气成藏(破坏)与金属成矿年龄的精确测定、油气有机质与金属成矿物质富集的关系、盆山转换过程中盆地流体的成藏-成矿效应等。
(编辑 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