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教学科研

【长江人才】领军人才尹艳树

发布时间:2016-09-02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人物名片

尹艳树,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2000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获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江汉石油学院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6年7月来长江大学工作,2014年晋升教授。现从事石油地质统计学、开发地质领域的科研、教学工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4项,中石油油气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以及多项油田横向科研项目。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长江大学第二届优秀青年教师称号。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Computers & Geosciences》《石油学报》《地质论评》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1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批软件著作权2项。

先后给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主讲《储层建模方法论》《油藏描述》《数学地质》等课程;已培养硕士生11人。

研究领域

长期从事油气储层建模算法研究。

主要成果

在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基于沉积过程建模方法上进行了较深入探索,形成了系列储层建模及后处理技术。为油田三维模型建立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多点地质统计学和基于沉积过程建模是21世纪发展起来的储层建模新方法。2014年《Mathematical Geosciences》杂志出版了多点地质统计建模应用20周年的专刊。在国内,多点地质统计方法无论在应用还是在算法剖析上都较少见。尹艳树一直致力于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的研究,通过引入计算机图形学相关理论,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储层骨架的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其后,对该算法不断改进完善,2009年该方法初步实现了三维地质建模。而依托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和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针对三角洲前缘储层复杂多变性,通过5年的潜心钻研,开发了一套基于距离(位置)的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表征储层复杂多变的非平稳统计特征。研究成果在胜利油田油气专项中得到应用和检验,为提升重大专项成果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10年长期追踪、研究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2013年出版了学术专著《多点地质统计学原理、方法及应用》,系统对该方法和理论进行了阐述,对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做了评价。围绕这些问题,2015年申请并获批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持续对其开展深入研究。

基于沉积过程的建模方法是通过模拟河流系统的演化,进而揭示河流储层分布。其涉及到水力学、数学、地质等方面理论和知识。在十一五国家专项支持下,对曲流河储层开展系统过程建模研究,通过调研现代曲流河演变、结合水槽实验等,历时3年,设计、修改和完善了一套基于沉积过程建模方法,精细表征曲流河储层内部结构,实现了油藏范围内地质模型自动建立,填补了国内空白。研究成果为大庆油田国家专项评为优秀项目、油田采收率提高2%做出了贡献。研究成果为团队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做出了重要支撑。

地质模型是架起地质与油藏的桥梁。其准确建立对油田开发至关重要。在长期的研究中,形成了系列储层建模技术和策略。其中,层次建模、相互约束的策略已经广为国内建模学者所接受。多种方法耦合建模的思路则有效提高了模型精度。研究成果为团队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做出了积极贡献。

定量化的油藏模型与传统的地质认识有一定差异,反映在地质模型上会出现一些杂乱地质特征,称为“噪音”。国外后处理技术存在主观性。根据地质信息的可靠程度,提出了利用信息度对储层模型进行优化处理,去除“噪音”,获得高精度储层地质模型。设计并实现了基于信息度的储层建模后处理新方法。在实际油藏模型中应用表明,利用基于信息度的后处理技术较好的去除了噪音,提高了油藏数值模拟拟合效率。

(编辑 陆峰)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