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教学科研

【科研百人】李涛:人生要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发布时间:2016-10-17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人物名片:李涛,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湖北省暨武汉市自动化学会理事。2007年在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期间获“优秀(发表)论文奖”;2007年12月至今在电子信息学院自动化专业任教。

每年主讲3-4门本科生专业核心课、1-2门研究生专业课;已培养1名硕士研究生,与华中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联合培养3名硕士研究生,目前指导在读硕士研究生1名。

受聘副教授5年来,主持并完成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学校资助的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研项目,主持并完成1项荆州市科技局发展项目,参与并完成1项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与合作者一起申请发明专利1项;出版学术著作2部;在《COMMUN NONLINEAR SCI》《ISA T》《PHYSICA A》《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和权威会议上发表论文13篇,其中3篇被SCI期刊收录(2篇1区收录),1篇被EI期刊收录;研究成果获湖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

现实的世界有很多网络,比如互联网、电力系统网络、社会网络、经济网络等网络。复杂网络传播动力学就是研究不同的信息在这些不同的网络中是怎么传播的。譬如计算机网络中的病毒传播、复杂电力网络中的连锁故障、各种媒体中的信息传播、人群中的流行病传播、经济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等等传播现象。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对各种复杂系统中的传播问题进行研究是网络科学领域近20年来持续不衰的研究热点。包括控制、计算机、生物、物理、人类社会学等等各学科领域专家都对如何规避和控制有害信息和故障在各领域网络中传播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下,李涛副教授及其课题组针对这些前沿热点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研究成果:

1)在综合考虑复杂网络异质程度和隔离策略等因素下,提出了有四类节点的复杂网络SIQRS传播动力学模型,深入研究了网络拓扑结构、隔离参数、传播阈值以及信息传播的持久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异质网络下融隔离因素的传播控制算法;

2)提出了信息传播与反传播博弈下的自适应复杂网络传播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对传播行为的影响,提出了信息反馈的自适应网络传播控制算法;

3)提出了时滞下的无标度网络传播动力学模型,深入研究了时滞现象、节点动态变化现象与无标度网络拓扑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对传播动力学行为的影响。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得到了同领域专家的认可,并被ICNAAM2016等国际会议主办方邀请组织专题学术研讨会。

多智能体编队控制是当今控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多机器人合作控制、无人飞机编队、交通车辆系统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多智能体系统如何生成指定的队形;在队形移动的过程中,多智能体系统智如何保持指定的队形不变;运动过程中,多智能体系统如何避开障碍物;外界环境突然改变时,多智能体系统如何自调整队形。李涛副教授及其课题组和合作单位针对这些前沿热点问题共同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研究了网络带宽、时滞下的多智能体系统的编队控制问题,提出了时滞、控制器增益以及网络Laplacian特征谱综合容错控制算法,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

“测量”与“控制”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两项工作任务。测控系统是现代检测技术与现代控制技术发展的必然和现实的需要,是以检测为基础,以传输途径,以处理为手段,以控制为目的的闭环系统。测控技术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冶金、电力、电子、轻工和纺织等行业。李涛副教授课题组研发了污水处理、动态损害仿真等测控系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研究成果获湖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一部。

(编辑 陆峰)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