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韦鸿,博士,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历任经济学院现代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经济系主任、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2015年任经济学院院长。社会兼职有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理事会员、中华外国经济学会理事、湖北外国经济学学会理事等。
主持湖北省社科基金《湖北省工商企业租种农户承包地情况的调查研究》等纵向课题4项、横向课题5项,出版专著1部。在《农业技术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经济问题》等公开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20多篇,CSSCI期刊论文10篇。先后获得长江大学教学优质奖、荆州市优秀社科成果奖、国家级科技思想库(湖北)优秀科技工作者建议二等奖等荣誉。
主要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流派、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土地制度。
潜心科研 诚信为先
学术研究工作是单调的、寂寞的甚至是孤独的。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不能忍受三九三伏,不能忍受内心孤独的煎熬,是断不能出成果的。韦鸿教授抓紧任教的空闲时间,查阅相关的科研资料,紧跟学科前沿。“只有跟住时代的前沿,研究成果的科研价值才能得以体现。”韦鸿教授说。科技日新月异的如今,经济理论的发展也是十分迅捷,掌握众多的现代研究方法在学习借鉴前沿文献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度规定•实质内涵与完善》一文中,韦鸿通过分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制度规定及其实质内涵,发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规定有逻辑矛盾,难以达到既定目标,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
对待科研工作,韦鸿无疑是严谨的甚至是严苛的。他认为“诚信”是科学研究的首要精神。研究结论要严谨,使用的数据不能投机取巧。“我们可以借用别人的数据,但是不能将别人的数据占为己有。”在韦鸿每一篇发表的文章中引用数据的资料都会详细注明出处。
坚定方向 心系农村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开辟了利用近代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的泛式。利用其结论发现,国家经济发展和增长关键的变量是制度而不是新古典经济学所论述的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因为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本身就是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的真正原因是制度因素。
研究方向是学科建设发展的关键。韦鸿的研究方向为新制度经济学、土地制度。我国在土地制度上存在着诸多缺陷,一些制度缺陷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源。因此研究土地制度对中国农村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韦鸿的专著《农地利用的经济学分析》研究了农村土地制度问题,为了采集各省的耕地、草地、林地以及水资源渔业利用等实证情况亲涉农村进行数据的收集。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优化和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的效率是新农村生产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和内容。韦鸿希望通过农地利用研究,尤其在农地利用规划研究方面,来调整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教书育人 为师之本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不仅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教学理念正是韦鸿所身体力行的。
2013年韦鸿带着5名学生开展了一个科研项目:工商资本进农村的经营状况调查。说到那次科研经历,韦鸿说:“那大概是我做的最艰苦的一次科研工作了。”虽然正值暑期,但为了了解详细的情况,他开着车带着学生跑农村、做调查。从潜江、江陵、洪湖、保康到宜昌宜陵区等地的农村一一实地调研。下乡的辛劳,奔波的劳苦没有让这一支科研队伍屈服。连日的奔波也让这支科研队伍获得了不错的成绩,相关科研成果也被评为湖北省科协2013年度国家级科技思想库(湖北)优秀科技工作者建议二等奖。“那一次的科研经历最重要的还是带领同学进入了科研领域的殿堂,切身了解科研的研究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锻炼了同学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韦鸿,一位纯粹的科研工作者、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编辑 胡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