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聚焦 >> 正文
校园聚焦

【2017年温暖长大年度人物候选人】05许本柯:仁心 仁爱 仁慈——致力于遗体捐献公益的解剖学老师

发布时间:2017-11-24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推荐单位:医学院

许本柯,中共党员,长江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医学院分工会常务副主席,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主任。他主持完成了校级精品课程《系统解剖学》的建设任务和校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近几年来,在完成繁重教学工作的同时,坚持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完成科研项目3项,撰写论文30篇,其中2篇被SCI收录。编写教材11部。多次获评长江大学优秀班主任、教学质量优秀奖,2014获评班主任奉献奖,2015年获评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标兵称号。他还长期致力于宣传荆州市器官、遗体捐献工作,并且成效显著,为长江大学医学教育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再怎么困难也不能耽误学生上课

从教三十多年,许本柯一直秉承着教书育人的理念,坚守在一线教学岗位。在教学工作中,他始终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在人体解剖学这个艰苦特殊的教学岗位上,许本柯不怕脏、毒、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始终一丝不苟地做好教学工作。在解剖学师资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承担起各项教学任务和学科建设工作,平均每年完成临床医学和护理学本科班《人体解剖学》及研究生《临床解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800多学时,超出学校任务近600个学时。

在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学楼里,昏暗的灯光下,走进遗体捐赠中心的大门,便是尸体解剖台。白色的塑料布遮盖着台上的尸体。再往里走,就是标本池,一股浓烈刺鼻的福尔马林混杂着其他化学药物的味道便扑面而来,不仅让人眼睛难以睁开而且呼吸困难。“过一会就好了!” 许本柯经常对来访者和上课的学生说:“进来这儿对于我而言就像是进教室一样的平常,味道我已经习惯了,你们初次进来应该是有一些受不了的。”

由于巨大的工作量和教学工作中经常接触甲醛等有毒化学物质,在2013年体检时,许本柯的咽部、肺部都出现了严重的炎症,特别是声带小结和息肉。当时医生建议立即做手术,可考虑到解剖学老师的缺乏,担心影响教学进度,许本柯依旧带病上课,至今手术还未进行。当被问及为什么一定要坚持时,他说:“虽然有时候的确很累,但想着怎么也不能耽误学生。”

由于解剖学教师少,教学任务重,许本柯常年晚上、周末加班。工作繁忙,导致他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2016年,许本柯爱人突患脑溢血,领导批准他请假回家照顾家人,可仅仅在爱人脱离危险期的第二天,他就回校上课。“家人当然也会有抱怨,这方面也的确感觉对家人有些愧疚。时间久了他们也能理解了,毕竟学生那么多,缺一节课就会影响教学进程。”为了工作,许本柯已经牺牲了数不清的节假日。

公德无量为遗体捐献而奔走

2011年5月5日,荆州市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在长江大学挂牌成立,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地级市的遗体捐献中心。

在谈到荆州市遗体捐献中心成立的原因时,许本柯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二十多年前的一天,向伯超,一个年近70的老同志向许本柯询问他是否可以捐献遗体为医学教育做点贡献?这句充满渴望的话语深深地触动到了他。于是他联系荆州红十字会,很快帮助向伯超老人办理了遗体捐献的所有手续,完成了老人家20年的夙愿。向伯超老人捐献遗体的事件在社会上引发极大的反响,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来学校咨询遗体捐献的相关事宜。这让许本柯萌发了成立长江大学遗体捐献中心的想法。经许本柯多方奔走与联系,这个想法得到了荆州市红十字会与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2010年12月12日,78岁的向伯超老人去世了。按照他的遗愿,家属将他的遗体成功地捐献给长江大学医学院。2017年2月14日,90岁高龄的老伴离世。在他的影响下,老伴也自愿将遗体捐献给了长江大学遗体捐献中心。

迄今为止,在荆州市向长江大学遗体捐献中心办理器官遗体捐献手续的人数已逾400人,已捐献人数达100余人,遗体全捐者近40例,仅捐献器官者近60例,从中受益的人数已达200余人。如今,长江大学遗体捐赠中心的影响覆盖了荆州、宜昌、荆门等地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捐献中心成立后,许本柯积极参加遗体捐献宣传。在荆州市电视台举办的“好人开讲”大型公益活动中,他为广大市民宣讲人体器官、遗体捐献的意义,为荆州市各县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做人体器官遗体捐献公益讲座,为荆州市盲人协会按摩医师进行人体解剖学知识专题讲座……这些活动在社会上都产生了很好的反响,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荆州市遗体器官捐献工作的发展。

“在器官、遗体捐献者弥留人世之际,许多家属便会打电话通知我们去接。但是这个过程并没有那么简单。”许本柯说道:“只要捐献者家属打来电话,不管是寒冷刺骨的冬季还是烈日炎炎的夏天,不管是深夜还是晌午,我们都要马上赶去捐献者的家里。如捐献者住在小区高层,我还要和其他老师一道用担架小心翼翼地将遗体抬到楼下。在运回学校之后,又要马上对遗体进行防腐消毒处理。”这些年,许本柯和同事们一路的艰辛和困苦不言而喻。

“让我坚持这么多年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那些捐献者感动着我。”许本柯谈到在遗体捐献工作中的经历时十分感慨。他说,有一家人,夫妻先后捐献了自己的遗体,他们女儿的态度由之前的反对到后来的积极支持。现在,他们的女儿也成了荆州市红十字会的一名志愿者,自己也签署了遗体器官捐献志愿书,办理了遗体捐献的登记手续,同时她还常常做有关遗体捐献公益宣讲活动。也正是捐献者们那种无私奉献,舍小我为大家的精神给了许本柯更多的动力。仁心、仁爱、仁慈,这是许本柯对捐献者的赞叹,也是对自己工作的要求。

以情感人的“本科老师”

许本柯坚持贯彻我校“一个都不能少,一定要面对面”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理念,坚持开展“两访两创”工作。他经常深入班级、课堂、宿舍,去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等情况。学生过生日,他会致以问候;了解到学生生活有困难,他会及时提供帮助,送去温暖。十多年来,许本柯总是通过谈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以保证学生以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和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学习。

许本柯在学业上对学生严格要求,对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他常常投入更多的关注。与其他老师不同的是,他会要求学生们以“给家长写信”的方式,让学生们在自我检讨的同时与父母“好好交流”。在许本柯办公室的桌子上,有一摞厚厚的信封,都是学生们给家长写的“交流信”,跟父母汇报自己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和家人交流内心的真实情感,问候父母的生活、工作,关心家里的老人……许本柯认为,许多平时电话和视频无法表达的情感,通过写信这种方式能和家人得到更好沟通。

“虽然许老师看起来很严肃,但其实他是个和蔼的人。他虽然不是我的班主任,但经常和我们谈心,还会给大家讲一些医院实习生的趣事,让大家在笑语中学到知识。”讲到对许本柯老师的印象时,临床卓越11601班同学王鹏立这样说。

他关爱帮助学生,以情感人,多次被评为长江大学“优秀班主任”并被授予“班主任奉献奖”的荣誉称号。他也关心教师,为职工排忧解难,让职工时刻感受到组织的亲切关怀和“家”的温暖,因此他也多次被评为我校“优秀工会干部”。(学生记者 郭徐 叶丹)

(编辑 胡红霞)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