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付雨桐)11月8日,由湖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会主办,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和湖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的2025年湖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会年会暨“强县域、固支点”创新论坛在咸宁举行。与会人员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为湖北农村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凝聚众智。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省社科院党组书记张忠家,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陈志勇,湖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会名誉会长、武汉纺织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刘在洲,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许锋,咸宁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施继武,湖北科技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胡旺平,湖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会会长徐辉出席会议。来自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咸宁市人民政府、湖北省社科院、咸宁市农业农村局,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的12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陈志勇在讲话中强调,要做好县域工作,推进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城镇化,提升县域的产业密集度,从特色产业、传统产业、新兴产业、龙头产业等方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园区在县域发展中的作用。
年会围绕“强县域、固支点”主题,聚焦湖北农业大省作为支点的优势和县域发展的优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锚定支点建设战略方向,紧扣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展开深入研讨。

主旨报告环节,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刘守英以《城乡中国格局下的乡村系统重构》为题作报告,他系统阐述了乡村作为“人—地—业—村”有机系统的本质特征,分析了传统农业生产率状况以及乡土社会有机配合的特性,解析了城乡中国的主要特征与城乡融合形态,提出“人—地—业—村”系统重构与乡村振兴路径。
主题报告环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吴海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陈池波,湖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吴乐盈,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田野,华中农业大学农业低碳发展实验室主任何可,先后围绕城乡融合发展、森林康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数字经济与县域经济发展、生态修复等作了精彩报告。
平行论坛分四个分会场,与会专家、学者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社会化服务、县域经济与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与发展韧性等专题展开深入研讨。
会议还回顾了近年来研究会取得的成果,公布了本次论坛获奖论文名单,与会嘉宾为获奖者颁发了荣誉证书。
(审核 徐辉 编辑 李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