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新闻速递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辅导员谭亮魁创短信育人传奇

发布时间:2011-12-05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学生记者 赵兴雪

在学校的“两访两创”活动中,得知农学院辅导员谭亮魁老师3年用15万字短信与学生交流,带着一份敬意,记者走进了农学院的学生寝室。面对记者,徐玲笑着说道:“因为他比我们大8、9岁,所以都习惯喊他谭导或老谭,这个称呼亲切,他说听起来很舒服。”那么今天,我们姑且也喊他“老谭”。听学生说他来自湖北巴东,土家汉子,很随和,好相处,有少数民族热情好客的典型特征。

2011年2月27日11时38分,从恩施开往荆州的长途大巴上,农学职30901班的徐玲百无聊赖。“滴”,上衣口袋传来手机短信的声音。拿出手机,“老谭”两个字跳进眼帘,她按下读取键。“各位同胞:马上开学了,今天是你们新年到校的第一天,你们一来,学校又充满了活力,很多同学是依依不舍地提着行李箱离开温暖的家和至爱的亲人,心里或许有些伤感。没关系,学校也是家,那么多兄弟姐妹一起学习也很开心,辅导员在这里欢迎大家平安返校,同时也麻烦班干部关心同学们到校的情况,有忘记出发的同学,请你们短信电话提醒一下,谢谢你们!”

“老谭”真名叫谭亮魁,是徐玲所在的农学院辅导员。因为亲切,徐玲总称他“老谭”。此刻,徐玲握着手机,凝视手机上的文字,面带微笑,她将头轻倚在车窗上。冬天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照得她全身温暖。

谭导:我们校园里的飞信达人

谭导的飞信情节始于2008年上半年。从08年9月14日至11年11月1日,3年多的时间内,谭导共为学生发送交流短信15万字有余。

“辅导员有事情需要与学生沟通时,主要是靠打电话、见面或者开会实现。电话沟通太多,需要支付巨额话费,大大增加了办公成本和学生干部的经济负担;见面或者开会太多则要占用辅导员的工作时间和学生的学习时间。时间长了,辅导员和学生干部都有一种疲惫感。”这是谭导做辅导员以来的切身体会。为此,老谭也苦恼过,并试图改变这种传统做法,但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节省师生的宝贵时间,提高办事效率,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呢?

2008年,飞信走进老谭的世界。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与观察后,老谭发现这种方式可起到一石多鸟的功效,用飞信接发短信,传播范围广、速度快、不要钱、记录性强、可保存。重要的是,当前,手机已成为同学们获取信息及交流的重要途径,同学们使用手机的范围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使手机成为信息传播、知识授予、理论宣传和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想到这些后,老谭灵机一动:“如果我借用飞信搭建交流平台,能不能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呢?”

说干就干,老谭紧急召集学生干部征询意见,建立飞信群组,逐步加学生为飞信好友,“飞信计划”方案初步落成。

转眼间,通过飞信联系广大学子已经一年。2009年,为了了解“飞信计划”的实施效果,老谭又连夜赶制出一张张“农学院学生使用飞信情况调查表”,分发到各班学生手中。“谭老师的飞信涵盖范围广,效率高,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不可或缺且经济实惠的通讯方式。不管我在哪里,在做什么,都能在第一时间收到谭老师的重要通知或温馨提示,这对我们班干部信息的传达以及日常班级管理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让我觉得谭老师一直在我们身边,一直在默默关注我们,让我倍感温暖。”在调查表中,植保30901班的副班长瞿平平写下了自己的心声。

2010年,老谭的飞信好友、群组、通讯录进一步增多。2011年,这是老谭利用飞信平台与同学们交流互动的第3个年头。登陆飞信账号,老谭的飞信对话框一目了然。淡蓝色的主页满是学生联系群,如团总支学生会干部、班长团支书、副班长学习委员、植保职31001班、地物学生干部、工管0902班,这样的群组共计19个。

查询飞信历史记录,老谭的飞信竟已超过15万字!老谭平均每年带300个学生,至少有200人使用移动飞信,所以在发挥管理育人作用的文字是200个15万字……

短信:我们离不开的精神食粮

通知公告、天气预报、专业动态、通报表扬、通报批评、温馨提示、笑话、顺口溜……老谭的飞信形式多样,内容齐全,覆盖面广。

“请各位干部转告如下通知:本人今天晚上的节目,穿的是乞丐的衣服,戴的是乞丐的头巾,打扮又怪又丑,如果去的话要有心理准备。” “鲁迅先生曾说:世界上本没有寒冷,不注意加衣服的人多了,便有了寒冷。真正的二百五敢于直面凛冽的寒风,敢于接受不由自主地打哆嗦,这是何等的勇敢者与自由者啊!”幽默是老谭的王牌,即使关怀广大学子时,老谭也不忘在飞信文字上下功夫,出新招,给同学们紧张的生活增加一剂愉快的作料。

当然,除了幽默外,老谭也常常通过飞信,与同学们掏心窝地进行沟通交流。春节前夕,同学们收到一条信息:“你回家了没?一学期结束了,本学期和你们相处融洽,我非常高兴。你们回家后,我再进教室,感觉好冷清,没有想到你们对我来说很重要,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期末成绩出来后,我给你寄回来!但愿你在家能过一个愉快的春节,同时代我向你的爸爸妈妈问好。本学期由于工作太忙,没有主动和他们联系,感觉很愧疚!假期常联系啊!在家好好享受一下!晚安!”

有时候,老谭还会放下师长的架子,像个大朋友般向你求助。“你好,因为你是我心中的高级知识分子,现在请你帮个大忙。我正在帮我的女儿取名,但是一直没有确定,我思考了几个候选名,请你看后把你最喜欢、最欣赏的名字以短信的形式回复给我,万分感谢!候选名字如下:谭乔米、谭杨卉、谭子夜、谭乔伊、谭乔西。麻烦你抽出宝贵的时间,把上述名字仔细研读,把你觉得最舒服的那一个发给我,谢谢!”地物0801班的陈怡静说到这条短信时,止不住笑意,眼睛也开始发亮。她告诉记者,收到这条短信当天,宿舍四姐妹一下子闹开了花。当晚,大家聚在一起,商量哪个名字最好听,最适合老谭的女儿,有女同学还不断想出其他有创意的名字。到最后,四人经过投票表决,“谭乔伊”顺利夺冠。老谭在事后告诉记者,这条短信发出去后,同学们纷纷回复短信,他严格按照投票在纸上打“正”字,有73%的人投了“谭乔伊”这个名字。老谭一脸幸福:“这就是我女儿现在的名字,真心感谢大家肯抽出时间为我出谋划策。”

必要时,老谭则会专心扮演师长、父母的角色,忧心忡忡,语重心长:“请各班干部务必在课间或者班级QQ群里转告本班同学,严防虚假信息,不轻易回复陌生电话,学生干部严谨将家长电话、通信地址、同学号码向外透露,犯罪分子将会充当学生家长实施诈骗!请干部一定要保证大家的安全,坚决不能透露信息,违规者将追究责任,要时刻关爱本班的同学,相互转告!谢谢你们!”

为了能及时接收老谭的“百科短信”,农学职30901班的张利荷同学还专门把自己的联通号码换成了移动号码。她“振振有词”:“老谭经常会利用飞信告诉我们一些关于农学就业前景的信息,我爱农学,自然特别希望能够随时了解到这些动态。而老谭的飞信就是我的信息集装箱。”

老谭:我们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徐玲今年上大三。从大一开始便经常接收到谭老师的飞信,温馨提示,通知公告,笑话集锦,农学动态,再到同学们的“家长里短”。时不时收到谭老师的飞信已经成为徐玲的一种习惯,徐玲笑称“这是组成我日常生活的小细胞”。

老谭的飞信陪伴同学们走过大一到大三的时光,回想起来,徐玲感慨颇多。她说,有时候觉得老谭很罗嗦,像“天冷了注意添衣”,“外出时注意安全”,“周末了祝大家开心”,“节日了祝大家愉快”,诸如此类短信,发多了同学之间都无人问津,可是,老谭坚持了三年,次次不错过。“如果突然有一小段时间没有收到老谭的短信,会让我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于是我就会想:老谭怎么了?老谭在忙什么呢?院系工作进展得怎么样了?”

此时,徐玲一手托住下巴,一手从上衣口袋中拿出手机,凝视屏幕,打开短信收件箱:“可惜,我现在用的这个手机最多只能存储50条短信,很多老谭发来的短信不得不删除。”说罢,她转头看着记者,嘴角上扬:“但是老谭之前发给我的很多短信我都能倒背如流。”见记者吃惊,她顿时笑了,赶忙解释:“不是我记忆力有多好,是因为以前的短信我都收藏在之前的手机里。之前的手机放在家中给妈妈用,但是短信我要留着。每每放假回家,我会翻开短信,温习一下。有时候也会情不自禁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与我一同分享。我不开心的时也会翻出老谭发来的幽默短信,心情就有所好转。”

作为老谭的主要学生干部,徐玲总是“嫌”他“管事宽”。因为从农学院转到其他院系的同学,老谭也总是放心不下。“11月份的时候,我们院里有一个同学转走了,当时这名同学已经是预备党员即将转正。老谭还专门给那名同学发短信,提醒他不要忘记转正的事情。我整理资料时都没放在心上的事情被他‘盯’上了。”

说起老谭的飞信,徐玲又有些心疼,她皱了皱眉。“开通飞信是方便了他工作,但就另一方面而言,我却觉得是害了他。”令徐玲有如此评价是由凌晨3点钟的一条飞信“点燃”的。对此,徐玲记忆犹新。她回忆说,一天,她早晨7点钟起床后,像往常一样打开手机,一会儿,屏幕上显示出一条老谭发来的飞信,交代关于当天的任务。徐玲定睛一看,飞信接收时间是凌晨3点钟。“3点钟啊,大家都在呼呼大睡,而老谭还在操心学生的事情。看完短信,我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吊瓶,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滋味。”徐玲告诉记者,从那时候起,她对老谭更是敬重有加。“他总是关心同学们的吃穿住行、学习生活,希望他能腾出些时间来照顾自己。”

张伟华就读农学院植保系,也是一名大三的学生。一提起老谭,他的话匣子便打开了,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老谭这人挺好,他常常发飞信与我们互动,笑话啊、名言警句啊都能被他派上用场。逢年过节他也用飞信给我们送上祝福,提醒我们多与家人沟通交流,让我们多陪伴父母。”张伟华调侃道:“他实在太罗嗦了,学生想不到的小细节全都能被他抓到。”忽然,张伟华恢复到一本正经,意味深长地告诉记者:“老谭的短信很感人,他对学生很好,我很佩服他。”

老谭心中也有酸、甜、苦、辣,当看到自己的学生积极向上,开心生活,他就知足了。

有人懂也好,无人懂也罢,老谭的飞信不曾间断,陪在身边,春去秋来,一如既往。

幽默:我们忘不了的心情故事

日子如流水一样哗哗地从身边淌过,时间转瞬即逝,农学院的学生在短信的陪伴下慢慢成长,短信记录着与老谭之间深厚的友谊,短信也给原来平淡如水的学习生活带来了那么多的欢笑,一提起谭老师,很多人诉说着心里的肺腑之言……

工作与生活中的难处被老谭的微笑掩盖,飞信上面,他还是一如既往的“谭氏幽默”:农学新生八个班,三百多人都浪漫;宠爱你们有后患,吊儿郎当不间断;教室谈心谈的苦,还骂我是二百五;没有魄力是我差,魄力太大我挨骂;我发牢骚成新闻,夹在中间难做人;重要通知要开会,银行账号要核对;助学贷款不到位,催费伤肝又伤肺;虽然工作有点累,哭吧哭吧不是罪;我是一名辅导员,不求功利不求钱;我们相遇就是缘,开开心心处四年;只要你们都成才,累死累活我情愿。

“08年刚进学校时,我们在校园里参加军训,我们每个人都晒得很黑,结果老谭一去,我们都很自信了!”地物学院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男生说,老谭的个头不高,皮肤黝黑,夏天发亮,还闪着光,无处不渗透着那种能吃苦的气息。

一听说想了解一下谭老师,农学职30901班的丁进伟叽叽喳喳的抢着介绍:看到老谭的第一眼,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就会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太像了,特别是他傻笑的时候,简直就是 “许三多”的弟兄,他带我们三年来,我们在他身上感受到了“许三多精神”, 有时候笨笨的、憨憨的,但确实很可爱。

谭老师也有生气的时候,两个学生因为性格不合老处不好关系,谭老师几次劝解无效,有一天,他严厉批评道:“茫茫人海,你们能相遇在同一个大学,还同住一室,这是‘猿粪’,不是‘狗屎’,不珍惜,你们二十年后再相会的时候会后悔的。” 就因为一句“猿粪” 和“狗屎”,让这两位同学从此和好如兄弟,这就是学生心中的“谭氏幽默”。

在走访一个男生寝室时,听说老谭很喜欢与学生同乐。到桃花村去烧烤、去K歌之王唱歌,更雷人的是连续几年在一工部的元旦晚会上翻唱了《一工部辅导员之歌》、《大一新生十不该》、《逃课的惩罚》、《挂科泪》,每年都爆笑全场,给所有学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据说目前在网络上很火。

有一种幽默浮在脑海,有一种温暖埋在心中,一个不起眼的土家人默默陪着一群人;伴在潮来潮往的校园人群中,有那么一份真实的情感,在学生与老谭之间流淌。

正如地物学院大四学生陈怡静所言:虽然老谭只在大一带过我们,不再是地物学院的辅导员,而是去撑起农学院的一片天,但是在我心中老谭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大一、大二、大三,直到大四。现在,我和班上的几个同学在考研的冲刺阶段,老谭不会轻易“打搅”我们。但是这并不是说他忘记了我们。陈怡静抿着嘴,有些哽咽,她顿了顿,接着说道:老谭是个体贴,心细的人,逢年过节这些特殊的日子,他的飞信一定会“飞”到我手机上来的,我肯定。陈怡静扬起头,笑靥如花。

夜已深,灯已熄,短信平台未关闭,感动悄然洒一地。

(责任编辑 一晨)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