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油气钻完井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研究中心”)第一届理事会暨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共有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17位院士、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和学术委员会委员、14家共建单位领导、实验室负责人共140余名代表参会。
长江大学作为油气钻完井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理事单位,主要承担岩石力学与井壁稳定技术实验室建设任务。会议在长江大学荆州校区和武汉校区设置分会场,长江大学校长冯征(工程研究中心理事会理事)、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楼一珊(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科技处处长何文祥、石油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光明、石油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忠慧(实验室负责人)、石油工程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魏凯(实验室联系人)及实验室研究人员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由中国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工程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冯艳成主持,中石油科技管理部副总经理钟太贤宣读了工程研究中心第一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名单及工程研究中心领导的批复文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孙金声院士汇报了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成效及发展规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工程研究中心理事长焦方正向理事和学术委员会代表颁发聘书并致辞。
油气钻完井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我校参与共建的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该工程研究中心前身为2008年11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建设的“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2009年12月揭牌试运行,2011年12月通过国家发改委验收;2021年,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推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实验室优化整合的通知》要求,将“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改名为“油气钻完井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目前,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法人单位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为依托,共14家参与建设单位,其中企业8家,分别为中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西部钻探公司、大庆钻探公司、长城钻探公司、川庆钻探公司、渤海钻探公司、大港油田公司、海洋工程公司;高校6家,分别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南石油大学、长江大学、西安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
长江大学作为工程研究中心下设的14个分实验室建设单位之一,主要承担岩石力学与井壁稳定技术实验室建设任务,实验室以凝聚和培养钻井高技术创新人才为目标,围绕油气钻完井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技术和迫切需求,开展岩石力学、入井流体、井筒完整性、智能钻完井、地下储库及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目前,实验室有30余名专职研究人员,近3年,承担国家级项目22项,科研总经费5000余万元;共有2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获批专利60余项,出版专著12部,公开发表SCI/EI高级别论文200余篇。(石油工程学院供稿)
(编辑 张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