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2月3日,省委外办发布通知,高度肯定了长江大学等五所高校在外籍人员宣介安抚、保障、救助等工作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通知指出,这五所高校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爆发以来,积极行动,结合各自实际,逐项对照落实,产生了积极国际反响和良好社会效果。
连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多部门密切协同,多措并举,按照“一视同仁、扶危济困”的工作思路,为在校学生和外籍人员提供服务保障,引导他们科学预防,有条不紊地做细做实了疫情防控工作。
摸清底数,严格日报制度
国际学生是每年寒假期间留校最多的群体,今年达到643人,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加纳、尼泊尔、巴基斯坦等48个国家。1月中旬疫情集中爆发之时,除了有近600人在荆州和武汉校区外,还有50多名学生在国内其他城市旅游、探亲。疫情就是命令。1月21日晚,国际教育学院迅速制定防控安全预案,要求全体留管老师充分认识疫情严峻性和复杂性,不抱侥幸心理,不留漏洞死角,确保各项制度贯彻落实执行,外籍人员疫情防控工作由此正式展开。
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首先无疑要准确掌握各类外籍人员的基础数据。由于涉及外教、毕业生、结业生、家属等多种身份,加上住宿较为分散,特别是湖北省内各大城市交通陆续暂停后,部分学生被困于火车站、机场,联络工作不够畅通,短期内准确收集信息的难度可想而知。经过商议,根据学校防控办指示的四大类人群,国际教育学院立即动员所有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生干部,通过网络、电话等途径迅速摸清所有在境内的外籍人员信息,重点追踪记录四类人群行踪,尤其是对滞留外地的人员,一一电话核实。经过2天紧张的工作,建立了长江大学在校外籍人员信息库,并根据回校、回国等动态,每天安排专人实时予以更新。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类外籍人员的日报制。
成立专班,落实防控任务
预防胜于治疗,防范于未然才是根本。围绕如何做好外籍人员的宣传防护工作,1月30日,学校在原国际教育学院防控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由周思柱副校长为组长的长江大学外籍人员疫情防控工作领导机构,并下设数据梳理组、防控追踪组、后勤保障组、信息服务组和教学工作组等5个小组,全面负责与各级部门的统筹与协调及具体工作的落实推进。很快,工作组行动了起来:数据梳理组和防控追踪小组密切配合,严格执行疫情处置程序,对外籍重点人群实行分类居家隔离观察等跟踪,特别加强了26名返汉学生、54名滞留外地学生和8名居家隔离学生的管理。由于外籍人员国别众多,成分多样,姓名复杂,为确保信息准确无误,辅导员谭梦媛、熊肖等老师几乎每天加班到凌晨1-2点,经常一遍又一遍电话、微信询问是否有异常,对于少数偶尔超出正常体温值的学生,吴亮舟等工作人员一天甚至要上门测量三次。这些结果经过多遍梳理、审核后再分别报给学校和上级有关主管部门。严格的防控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执行。期间,少数国际学生不理解政府和学校的防疫做法,出门不带口罩,甚至半夜要求外出购买食物。为杜绝隐患,严管违规者,国际教育学院院领导亲自带队,配合学校保卫部门于零点前后在学生宿舍区域开展夜间巡逻,对于违反校纪校规者给予严肃处理,尽可能做到令行禁止。
做好信息服务,加强政策宣介与心理干预
信息服务小组承担了大量的翻译任务,除翻译湖北省教育厅致学生及其家长的一封信、做好新型肺炎疫情防护工作的倡议书及温馨提示、新型肺炎主要症状及防护办法以及学校关于防控工作的系列最新要求等常规信息外,还主动把每天党中央关于防疫工作的最新指示以及进展情况摘录后翻译发给外籍人员,对所有回国学生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要求他们不提前返校等。随着感染人数的不断上升,根据外籍人员尤其是国际学生的心理情况,信息服务小组迅速发布了国际学生心理专项服务报告,每天翻译大量正能量新闻和“心理处方”,通过网络、电话等形式为学生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到2月3日,据不完全统计,信息服务小组先后发布了8项正式公告,150余条提示告示,翻译字数达到2万多字,心理服务微信群人数近400余人,接受各类咨询120余人次。
积极筹措,满足学生生活与防护需求
后勤保障组的压力丝毫不低于其他小组。正所谓粮草先行,早在疫情发展之初,国际教育学院就多方筹措了4000多个口罩、150瓶84消毒液、220个体温计,及时发到了每一个学生的手中。在学校后勤集团和武汉校区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又发放了2000余个口罩。疫情还牵动着校友和国际友人的心,1名来自日本的校友和日本汉考中心主动联系学校,分别提出了捐赠口罩计划。与此同时,封城带来的生活问题也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高度关注,经过协调,后勤集团仅1天内,就紧急调配了一些牛肉、鸡肉等清真食材,专人专灶以盒饭形式为国际学生配餐。为减少聚集,送餐地点前置到了曲江路的国际学生社区办公室。对于部分存在生活困难的学生,学校则组织工作人员直接配送物资上门。
当地政府把学校外籍人员防控作为了重点工作,荆州区卫健委、新风社区等多部门每天对国际学生集中居住地进行消毒处理。外籍专家的生活保障也是学校关注的重点,在党委书记朱业宏和校长冯征的关心下,人事处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先后组织了多次慰问,保证了他们在荆期间的生活所需。贴心的服务赢得了外籍人员的高度赞赏,美国外教ROBERT夫妇对学校的关心表示感谢,来自巴基斯坦的MUHAMMAD HYDER SHAH则在发往该国的视频中表示,“我们的大学很关心我们,为我们提供便利,为我们提供食物。”
因时制宜 组织开展网络学习
“停课不停学”。疫情期间如何保障国际学生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也牵动着学校领导的心。在副校长周思柱的主持下,教学工作组与专任老师一起多次召开网络视频会议,出台了《国际学生2020春季网络学习方案》,提出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学习微信群,通过慕课等途径做好各类专业课程的预习。针对汉语教学,则制定了更为详尽的教学方案,由教师每日将学习所需课件及学习任务提前发放到微信群中,网上答疑、讲解,当日晚上检查学习完成情况,以此完成网络教学和自学。
当前,病毒还在肆虐,我校外籍人员疫情防控形势依旧十分严峻,但“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也不是被动地在等待”。刘金勤等专任老师主动申请加入学生心理咨询队伍,万竹君等辅导员多次主动要求深入社区一线值班,OMAR等学生干部挺身而出,密切配合班主任实时上报同学的出行与身体状况,DIAKITE SIRIMAN等每天都在群里传递正能量,来自加纳的研究生ADU ISAAC KUMI更是亲自投身荆州版“小汤山”医院(已投入使用)的改建工作。全体国际学生已经接到学校开展网络学习的通知,他们纷纷表示,中国人坚强的毅力和乐观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们,这段时间学校给了我们很多的帮助,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配合学校要求,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他们每天都向老师们和同学们喊着“中国加油”“长大加油”的口号,激励自己。正如印度尼西亚籍OVALOVIANTO MUHAMMAD DYMAS在群里向所有学生呼吁的“请相信中国政府、相信学校,遵守所有规则和预防措施,疫情终将很快过去,我们都能再次愉快地相聚。”(国际教育学院供稿)
(编辑 张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