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吴韩愈 邹威)4月3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与地层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旭做客我校“致远计划”名家讲坛34讲,在武汉校区武培B106作了题为《攀科学高峰,为祖国争光——金钉子的故事》的学术报告。
陈旭院士首先讲述了地球生命的发展历史,引出确定地质年代需要一种标志,即金钉子,“金钉子就像中国的各个朝代一样来表示各个地质阶段”。随后他介绍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奥陶系,介绍了国际地层表,表示“金钉子是研究地质历史的共同语言”。
随后,陈院士回顾了“争取三个金钉子”的历程,总结了中国在竞争金钉子中的教训和经验。“发现第一个金钉子,仅有3万元经费,我们不断研究地层画剖面,最终在申请的国际大会中以剖面的完整和系统性赢得了金钉子。”在现场响起的热烈掌声中,陈旭院士继续介绍,2007年奥陶系地质年表全面完成,7个金钉子中中国就占有了3个,打破了英国在奥陶系地质年表的主导地位。
讲座结束时,陈旭院士以“青年学子立志报国,投身祖国科学事业”勉励大 家,并热情地为同学们签名、合影留念。
陈旭,男,1936年出生,浙江湖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与地层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从1987年开始曾先后担任国际笔石工作组主席、副主席,国际奥陶系分会选举委员、副主席、主席。
学术研究方面的主要工作和贡献包括:中国奥陶纪和志留纪地层学及笔石动物群的古生物学研究、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的研究、笔石大灭绝及幸存的过程和机制的研究、古气候学的研究、华南大地构造格局的研究。在我国浙江常山黄泥塘建立了达瑞威尔阶的GSSP,于1997年初被国际地科联批准,作为全世界该时段对比的唯一标准。这是第一个在中国确立的“金钉子剖面”。2006年,在我国宜昌王家湾建立了奥陶系最高的一个阶,即赫南特阶的GSSP,并被国际地科联批准,为我国的奥陶系再获一枚“金钉子剖面”。在国内外共发表论著217篇册,其中SCI刊物43篇(第一著者20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美国古生物杂志2005年度最佳论文奖等国内外奖项。
(编辑 胡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