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 杨云锋/文 刘健/摄)11月5日至7日,由湖北省高校统战理论研究会主办、会长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指导、长江大学承办的湖北省高校统战理论研究会第40次学术年会在我校东校区召开。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副司长胡炜,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杨旭东,湖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乔志强,我校党委书记王建平出席会议,全省40余所高校统战部负责人、统战干部、获奖论文代表等90余人参加会议,共商高校统战理论研究与工作创新。

王建平在致辞中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参会领导和嘉宾表示欢迎。他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和统战工作开展情况。他说,长江大学高度重视统战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形成了一批有推广价值、实践意义的创新成果,未来将持续推进统战理论与实践创新,推动统战工作提质增效、创新发展。他希望,各兄弟高校和参会代表聚焦统战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分享实践经验、提炼特色亮点、碰撞思想火花、凝聚创新共识,产出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为推动湖北省统战理论研究进入全国第一方阵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乔志强充分肯定了研究会近年来的工作,并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把准“方向盘”,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研究,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推动政治引领再上新高度。二是聚焦“真问题”,立足湖北支点建设与高质量发展需求,产出兼具现实针对性、实践指导性、决策参考性的高质量成果,在服务大局中展现新作为。三是激发“源动力”,鼓励跨学科跨校协同攻关,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拓展研究维度,构建中国特色、湖北气派的高校统战理论研究体系,实现理论创新新突破。四是建强“人才库”,把理论研究人才队伍摆在突出位置,关注中青年学者成长,通过学术交流、专题研讨等多元形式聚才育才,夯实后备力量建设成效。

杨旭东在讲话中表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落实《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要求结合起来,持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如何做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民族工作和统战理论研究工作?他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坚持举旗定向,把牢思想政治工作正确方向;二是坚持立德树人,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根基;三是坚持服务大局,推动统战理论研究提质增效。

大会表彰了2025年湖北省高校统战理论研究工作优秀成果和优秀组织单位。我校统战理论研究成果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单位。

胡炜作《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报告。胡炜紧密联系实际,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和发展”“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要求”“高校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六个方面,系统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实践路径,希望各高校以课领学,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以行寓教,创新主题实践路径,以文化人,营造良好校园文化,以研助学,强化科研支撑,以评促建,树立示范榜样,不断巩固师生“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坚定“五个认同”的目标要求,为教育强国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大会交流环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美术学院代表依次上台交流统战工作经验,3位获奖论文代表分享了统战工作理论研究成果。

闭幕式上,统战理论研究会会长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刘利剑向大会作年度工作报告,并进行了第41次学术年会承办单位的交接仪式和本次年会承办单位授牌仪式,下一届学术年会将由武汉轻工大学承办。

“求真务实,引发共鸣;形式多样,氛围浓厚。”我校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党委统战部部长李应军在讲话中对本次年会的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分享了三点体会:一是要进一步吃透“上情”,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研究阐释;二是要进一步摸清“校情”,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三是要进一步投入“感情”,全面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李应军表示,长江大学将深入学习本次年会精神,广泛借鉴兄弟高校的经验,推动学校统战理论研究水平和统战工作成效再上新台阶。

湖北省委教育工委组织处二级调研员陈三鸿表示,本次年会主题集中、论文研究视角新颖,令人深受启发。他强调,统战理论研究不能止步于认识层面,要为统战工作提供付诸实践的价值引领。要推动大统战与大思政深度融合,释放育人效能;要搭建多元平台载体,促进理论研究向统战工作实践成效转化;要强化学术研究阵地作用,培养一批统战工作理论研究学者。此外,陈三鸿还结合后续重点工作,就学校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出明确要求。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长江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
学校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和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副书记、辅导员代表,思政课教师代表、民主党派负责人参加了开幕式,并聆听了主题报告。
(审核 王勇 编辑 李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