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 杨云锋 通讯员 王利方/文 记者 刘健/摄)时值金秋,长江大学武汉校区涌动着求贤热潮。10月25日,我校第五届海内外青年学者论坛在此开幕。论坛吸引了来自中国以及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29名青年学者,2万余人次通过线上直播平台同步参与,共襄盛会。

湖北省人才发展集团副部长王志刚、荆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傅前武、蔡甸区委组织部四级调研员李雄、武汉人才集团人才创投公司人才服务总监邹明莅临本次论坛,校长刘勇胜,党委副书记敖廷华,党委常委、副校长许锋,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李应军,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江万哲,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出席论坛。论坛由党委常委、副校长吕一兵主持,通过长江大学微信视频号、官方抖音号等平台同步直播,将求才的热情传递至四海八方。

刘勇胜在致辞中对远道而来的学者们表示热烈欢迎。他谈到,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高校人才工作擘画了新蓝图,长江大学正全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人才工作质量提升行动”“教师能力提升行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还全面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成就与宏伟愿景。他指出,长江大学正以更加开放、更加融合、更加积极、更加高效的姿态,奋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并向全球青年学者发出最诚挚的邀请,期待大家选择长大、扎根荆楚,共同成就一番事业。

“求贤若渴,诚意满满。”王志刚详细解读了湖北省《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行动方案》,充分展现湖北以超常规举措打造人才高地的决心与诚意,并向广大青年学者发出扎根荆楚、共创未来的热情邀约。

傅前武在讲话中介绍了荆州市人才引进与服务政策,他围绕文化、历史、交通、经济、文旅等多个方面,概述了荆州市近年来的发展成效。他表示,荆州市已专门出台政策,为长江大学人才引进开辟绿色通道,并提供购房补贴、人才公寓等安居保障,诚挚欢迎广大青年才俊选择荆州、扎根荆州,在长江大学搭建的广阔平台上创新创业、成长成才。

在学科发展介绍环节,能源学部主任、地球科学学院院长朱光有教授,低碳催化与二氧化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副主任李庆教授,农学院副院长张运波教授,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赖璐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陈承教授聚焦国家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低碳技术、新工科建设、区域经济等重大战略需求,介绍了学校学科布局、创新实践和丰硕成果。

人力资源部部长杨文星系统介绍了学校“引育并举、一体支持”的“长大学者”人才体系及“筑基、攀登、领航”三大人才工程,以立体化的成长支持、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传递出“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的坚定决心。

论坛现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签约仪式上,6位海内外青年学者代表与学校现场签约,展现了学校招才引智的显著成效。

成功签约的喜悦之后,是真诚地分享与共鸣。人才代表代尘杰、韩伟伟分享了他们选择长大、扎根长大的心路历程,以亲身经历印证了这片热土对人才的尊重与成就。

主论坛活动在全体与会人员合唱《长江大学校歌》中落下帷幕。

当日下午,论坛系列活动持续开展。海外人才工作坊及各学院分论坛相继举行。工作坊中,学校人才服务中心进行了精准的政策解读,已有成功申报经验的青年学者分享了“实战”心得,为海外学者提供了从“意向”到“落地”的全流程辅导。各学院的分论坛则通过政策解读、学术交流、实验室参观等多种形式,与青年学者展开深度对接,让“引才”更接地气、“留才”更具温度。

据了解,作为湖北人才工作的闪亮名片,我校海内外青年学者论坛已连续举办五届。论坛旨在搭建海内外高层次青年人才感知长大、融入长大、共建长大的平台,吸引优秀青年人才抱志归国,加盟长江大学,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审核 杨文星 编辑 李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