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10月20日至23日,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中央政治局主持全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习近平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共同奋斗,不断开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局面。此次会议的召开在长江大学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党委书记王建平: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提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为高校履行职责和使命提供了遵循。学校党委将坚决扛起政治责任,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把全会精神有效转化为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实效,以高质量党建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奋力书写新时代高等教育服务强国建设的长大答卷。
校长刘勇胜: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别是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长江大学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将学校发展与国家战略部署、区域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科学编制学校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坚持扬优势、强特色、创一流,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着力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聚力高能级科研平台建设,加强原始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奋力书写教育强省、教育强国建设长大新篇。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颜学敏:作为省属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必须立足自身实际,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对接的新路,坚定推进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一是强化战略导向,做优做强特色领域。聚焦主攻方向,动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积极布局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推动传统优势学科专业迭代升级,激发新质生产力动能。二是勇于破立并举,优化学科专业生态。果断调整或撤销与区域发展和行业未来脱节的学科专业,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构建起呼应产业需求、引领区域发展的学科集群。构建“学科-专业-产业”协同发展的创新体系,确保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能够精准服务行业转型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
本科生院院长罗明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让我对“十五五”时期的教育使命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会议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明确了方向。教育是国之大计,本科生院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将把全会精神融入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人才培养工作中,以锚定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目标,科学谋划本科生教育卓越发展,深化课程改革,优化专业结构,涵育一流专业,推动科技创新与教学融合,构建数智教育体系,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答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长大何为”的时代答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持续贡献长大智慧。
研究生院院长方正武: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高质量研究生教育是衡量国家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关键标志,是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交汇点。学校将始终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通过优化课程体系与分类评价机制、推动AI技术深度赋能研究生教育、加强国际化交流合作、围绕优势学科精准配置资源等举措,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高层次人才支撑。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姜学勤:站在“十四五”完美收官与“十五五”即将开启的历史交汇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精准部署,既立足当下巩固经济回升好势头,更着眼长远夯实现代化根基,擘画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作为高校,要立足主阵地、主渠道,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对标全会精神,持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努力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不断提升思政引领力,为党和国家事业高质量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地球科学学院院长朱光有:全会聚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等重要议题,对教育科研工作意义重大。全院师生将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精准探寻学院工作与国家战略的契合点,围绕深地能源和绿色发展战略,大力弘扬教育家和科学家精神,推动学院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科研队伍建设跨上新台阶;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多维度发展,疾步推进一流学科建设,聚焦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深化有组织科技服务,全力培养地质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在教育强国建设、经济发展和科技交流等领域贡献力量。
石油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前瞻性、针对性的战略举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党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全力抓好“十五五”开篇之契机,以党的建设为引领,紧扣“双一流”建设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科研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实际行动践行“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初心使命,奋力书写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建设的崭新篇章,为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能源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党委书记周俊:地物学院将以地球物理学博士点建设为契机,积极响应国家需求,大力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夯实发展根基,推动学院跨越式发展。在“十五五”期间,学院将紧盯学科前沿,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展望未来,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提升学院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使学院成为地球物理学领域的一面旗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注入新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王宁: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资环学院党委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紧密对接国家在资源环境领域的战略需求,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主动深化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的实质性合作,积极构建开放、协同、共享的育人创新平台;立足学院专业特色,更加自觉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大局,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具备扎实专业基础、创新能力和全球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更大担当、作出更大贡献,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服务国家战略需要。
农学院党委书记周锦华:农学院师生极为关注会议的召开,全会对未来五年中国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作为从事高等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工作的高校教师,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强农兴农为崇高使命,聚焦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建强建优新农科,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专业人才,为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园艺园林学院院长周明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与我们的学科使命高度契合。学院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教学,推动思政与专业教学融合,培养知农爱农人才,深化科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开展科技下乡,助力乡村振兴;加强园艺学科科技创新,加大智慧园艺、种质资源保护等领域研究,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让学科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又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园艺园林力量。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赖璐:在“十四五”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此次全会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化工学院全体师生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展现开创学院发展新局面的历史主动,关注化工领域关键技术瓶颈,坚持科技创新,加强成果转化,为化工产业的低碳绿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接续奋斗中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贡献化工力量。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张华峰:全会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锚定了目标,为高校履行育人使命、服务国家战略指明了方向。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院全体教师将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持续推动全会精神进课堂、进科研、进头脑,鼓励师生在实践探索中敢于突破、勇于创新,以过硬本领回应时代召唤,以实际行动把全会部署转化为学科建设的具体实践,着力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拔尖人才,充分展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与时代作为。
城市建设学院教授朱国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于统一全党思想意志,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力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振奋,备受鼓舞,深切体会到责任在肩。我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及时将会议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和学术研究,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强科研攻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将全会精神切实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生动实践。
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姚志: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等战略部署,让身为青年教师的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立足教学科研岗位,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紧盯粮食安全,围绕耕地数量保护与质量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激发等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将科技农业、智慧农业理念融入教学与科研,培养学生对新型农业模式的认知与实践能力,为农业农村发展培育更多优秀人才,在奋斗中谱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QX231研究生王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肩负着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我们的地质专业研究和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明白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油气地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为推进国家能源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科研中,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华章。
艺术学院QZ241班研究生谢一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立足当下、谋划长远。作为艺术专业研究生,我将把学术研究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在专业领域深耕,为统筹发展与安全贡献青春力量。
法学院法学12302班本科生、青马班学生辅导员谭卓优: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感“人民至上”与“高质量发展”的温度与分量。作为本科生,我会在日常学业中踏实积累,参与社会实践时多关注民生需求,把个人成长融入“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的实际行动,在“以小见大”中践行发展理念。
人文与新媒体学院广电12301班本科生、长青传媒主席江彤:通过学习全会精神,我认为作为青年大学生,应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素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宣传部供稿)
(审核 文启华 编辑 李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