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2025年度部分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结果。我校石油工程学院赵辉教授申报的“油气藏智能开发模拟与优化调控”项目获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资助金额400万元。这是我校自主培育人才首次获得该类项目(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标志着学校在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上取得历史性突破。

科研成果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赵辉教授团队在“油气藏智能开发模拟与优化调控”研究中取得关键进展。该项目针对油气藏开发的核心难题,创新性地构建了储层-井筒耦合的高效模拟方法,建立了数据与物理模型双驱动机制,并研发了智能开发一体化大数据云平台软件及配套硬件,为油气藏高效智能开发提供核心技术支撑。研究成果已深度应用于中海油首款海上油藏数模软件OSIM,助力国产化替代;被集成至全球最大的油藏数值模拟开源软件MRST及雪佛龙、壳牌等国际石油公司软件系统;相关研究被《Journal of Petroleum Technology》《Science Foundation in China》等权威期刊报道。
全周期培养体系锻造领军人才。赵辉教授的成长,得益于学校构建的“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生态。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创新为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凝练科研方向;通过项目孵化、团队支持和资源倾斜等机制激励创新;依托低碳催化与二氧化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支撑前沿研究。在该体系支持下,赵辉教授从2019年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到此次再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实现了从青年学者到学科领军人才的跨越。这一“自主培养”模式有效打破了高层次人才“外引依赖”,形成了“培养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良好效应。
夯实人才根基赋能“一流学科”建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旨在培养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赵辉教授申报项目的成功获批,是对其个人学术能力的肯定,也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成效的充分显现。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优化自主人才培养体系,强化青年科技人才梯队建设,畅通人才成长通道,依托高水平平台提升人才培育与科研创新协同效能,持续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我校“一流学科”建设输送更多“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赵辉,1984年生,山东乐陵人,国家优青人才项目获得者(2019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巴渝学者讲座教授,荣获第30届孙越崎能源青年科技奖、湖北省青年五四奖章。现任长江大学副校长,兼任低碳催化与二氧化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人工智能分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及会评专家、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SPE)会员、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石油学报》《石油科学通报》等期刊编委。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油田企业重大课题等10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石油工程、计算数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及热点论文3篇、2017年度中国石油科学十佳论文奖论文1篇;出版中英文专著4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1项、国际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8项;荣获省政府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1)、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排名1,3)、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1)、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3)。(科发院供稿)
(审核 何文祥 文启华 编辑 杨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