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记者 归航/文 刘健/摄)人工智能时代,高校与高中如何深化协同育人?6月18日,来自全省200余所高中的256名校长和老师齐聚古城荆州,参加教育新观察第三届高中校长论坛暨长江大学百位校长进校园活动,围绕“AI赋能高中教育多维突破”这一主题,深入探讨高中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策略。

“‘AI+教育’正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党委常委、副校长许锋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长江大学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积极促进人工智能赋能高水平大学建设,在学科布局、人才引育、平台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学校将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以此次论坛为契机,通过汇聚教育专家、校长与骨干教师的智慧,共同探索 AI 时代高中教育创新发展的可行路径和实用策略,携手服务湖北支点建设。

荆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裴毅在致辞中表示,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收官之战”和人才成长的“关键一跃”,教育数字化是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此次论坛聚焦数字教育,依托高校平台,广聚各方智慧,希望与会人员通过深化对人工智能的认识,让党的教育事业催生出最蓬勃的发展动能。

开幕式结束后,论坛以主旨报告精彩开篇。

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智能科教研究会理事王志锋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其教育应用》为题,从概念、发展历程、能力局限、教育应用场景及未来趋势等维度,结合技术演进与具体案例,系统展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价值与挑战。
围绕“学校本科专业的特色实践探索、人工智能视域下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学校本科生院副院长、招生办公室主任孙健全面介绍了近年来长江大学在冲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特色高水平大学方面的工作举措,“招生规模扩大、志愿满足度高、培养层次全面、学风建设优良、就业前景广阔……”孙健细数我校在招生政策方面的十大优势和六大亮点,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与高中的交流合作,协同共育高质量人才。
聚焦教学改革,荆州中学副校长赵树杰介绍了学校在打造高中教学改革实验校的过程中,以数智为媒,通过构建数字化信息中心,整合学校教学资源,实现从课程方案到课堂行动的贯通式建设,有效推动教学改革高质量创新发展。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中教育如何抢抓发展机遇,实现教师主导、AI辅助的协作育人机制?18日下午,教育部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校、武汉第49中学教导处主任王家太,沙市中学副校长潘磊,湖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人工智能和创客教育试点校、宜昌市第一中学教务处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赵勇分别分享了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以数据驱动教学评一体化,通过AI与大数据技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王家太在分享中表示,利用AI工具实现个性化学习,提升师生教与学的效率是今后高中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潘磊围绕学校拔尖人才培养,介绍了学校20年来在竞赛培优过程中的主要做法以及工作思考;赵勇以《重塑AI时代的“教”与“学”》为题,表示AI时代需要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教师角色,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创造思维,教师的数字教学素养与情感引导能力。
据悉,本次论坛由长江大学、《教育新观察》学术期刊联合主办,育路通高考研究院承办,旨在通过深化高校与高中的协同育人机制,推动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中进一步实现育人理念的深度融合,共同谱写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审核 孙健 编辑 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