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长大要闻 >> 正文
长大要闻

【时光书笺】历久弥新的“七里湖精神”

发布时间:2024-10-11 作者: 浏览次数:

     

编者按:

大学校史是大学传统的积淀、大学精神的承载、大学文化的映照,不仅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文化。

校史文化研究是学校卓越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前阶段,学校组织力量收集整理校史文化中那些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串联成为一代又一代长大人的共同叙事,不仅传递出学校的价值观,更是汇集长大精神的历史印证。

我们开辟《时光书笺》专栏,将陆续刊发学校发展历史中的共同故事,旨在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角度,从学校建立、发展的时代背景出发,让师生员工充分认识学校发展过程,感受学校的历史底蕴,发挥校史的文化教育功能。

希望广大师生、校友积极参与校史故事的收集整理,讲述长大人共同的故事。


“七里湖”是原湖北农学院前身——华中农学院荆州分院的创办地。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百业待举、百废待兴,中共中央做出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各省、市、自治区根据农业区域规划办好一批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院校和中等农业技术学校,助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977年11月7日,经湖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华中农学院荆州分院正式成立,校址暂时设在沙洋七里湖原武汉大学沙洋分校。

华中农学院荆州分院建校初期校舍

1979年底,经荆州地区行署批准,学校校址变更为国营太湖农场荆南队(现西校区所在地),并于1982年7月搬迁到位。至此,华农荆州分院七里湖校址完成了使命,被移交给地方。

华农荆州分院在七里湖办学四年半,学校由无到有,从小到大,虽然是学校办学历史上最艰难的时期,但也是最难忘的时期,为学校未来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培养了管理干部,锻炼了教师队伍,积累了办学经验。培养的前三届毕业生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高度好评,近20人担任厅级领导干部,数十人成为教育科研领域的知名学者,绝大部分成为农业领域的领导和专家。

在七里湖艰苦的条件下,学校不仅生存下来,而且得到迅速发展,教师队伍稳定,办学特色鲜明,培养质量较高,为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做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不断激励全校师生奋勇前行的“七里湖精神”。正是在“七里湖精神”的激励下,全校师生艰苦创业、团结拼搏,仅用10年左右的时间,让学校从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1985年5月获批开设本科专业,1989年3月获批正式建立湖北农学院),并自“六五”开始,一直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院校。

湖北农学院揭牌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华中农学院荆州分院于1977年11月批准建校,1978年4月,首届206名学生、50多名教职工,就在七里湖武大沙洋分校留下的10排平房里开学了。七里湖是当时荆门、天门、京山、钟祥四县交界处的一个穷乡僻壤,村落稀疏,交通不便,时常风沙弥漫。当时校舍建筑面积不足3000平方米,教学仪器总值不足2万元,图书仅有2万余册。学校没有围墙,教室由仓库改造,运动场就在沙地,校园内没有一条油渣路。师生生活和工作条件艰苦,购买生活资料和日常用品要到距学校10公里外的沙洋镇;由于周围是劳改农场,师生缺乏安全感,被盗现象时有发生;看病就医非常困难,文化生活极其贫乏,全校仅有一台投影电视,每周只能看一次内容陈旧的电影。

师生在七里湖简陋的场地上观看电影

虽然条件异常艰苦,但是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以爱党报国的使命担当和服务人民的家国情怀,以苦为乐,艰苦创业,为培育农业科技人才争资源、跑项目,殚精竭虑。当时的校领导均已年过五十,经常要坐旧吉普车跑武汉、奔荆州、报计划、上项目、要经费、调教师,不知疲倦地四处奔波、不分昼夜地辛苦工作。学校领导与师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创业,以身作则,艰苦奋斗,想方设法克服学校在教学科研、生活管理上的困难,顺应地方教育改革事业发展需要,坚持从事教学和科研。为克服资金困难,老师们自制教具,亲手准备实验材料,检查实习的教师为节省经费常常夜宿车站候车室。为了方便学生住宿,有的教师住到离学校五、六公里外的省“五七”干校二团,有时没有班车,老师们就步行上下班。

学校领导与师生合影

华农荆州分院原党委副书记刘松如曾作诗表达当时的心情:

黄沙碧野自悠游,柳浪深深觅小楼。

雨夕尝添车棹苦,风晨总为米柴愁。

孜孜学子心方急,謇謇导师身若浮。

欣得南征驰捷报,腾欢负笈逸楚丘。

在信息不灵通、交通不便利的七里湖办学,学校发展的空间十分有限,学校党委班子一致认为,要以荆州城为中心,再选新校址,要距城近、不花钱、能成片征地。校领导跑荆州,上武汉,来回穿梭,软磨硬缠,积极寻求上级领导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学校老领导的创业精神和奋斗精神感动了省、地领导,终于获批在荆州古城西门外建立新校区,学校的发展迎来一个崭新时期。

团结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

一所新办地方农业院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要生存发展,必须靠精神力量,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学校大力倡导“团结战斗、艰苦创业、勤奋学习、谦虚谨慎”的校风,领导之间、上下级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形成了团结和谐、关系融洽的良好氛围,特别是校领导的那种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学校前进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学校召开开学典礼暨三好学生授奖大会

当时以王琰坤、陈传文、刘松如等同志组成的学校第一届领导集体,一切以学校生存和发展为重,不计名、不计利、不计个人得失,有民主、有集中,呈现一种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在出现不同意见和看法时,大家都能顾全大局,少数服从多数,对形成的决议,都能不折不扣地执行。工作中分工不分家,既职责明确,又互助合作。

校领导团结一致,积极进取,给中层干部和广大教职工树立了榜样,对师生也是一种鼓舞和鞭策。党委的决策,执行时往往能做到政令畅通,一呼百应,师生自觉配合和支持。教师之间更是亲密无间,工作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一家有难,大家来帮,要钱、要物大家纷纷解囊相助,有活大家争先恐后抢着干。

全校教职工参加校园植树活动

正是这种团结拼搏的精神,使学校在短短几年内就办出了特色和水平,并于1984年初与湖北大学、湖北工学院一同被列为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自“六五”开始,学校一直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院校。1996年,作为全国第一所接受评估的农林院校,学校率先通过国家级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三严治校”与规范办学的教育思想和“三面向,低重心”的办学特色,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赞扬,学校形成了“勤奋、严谨、创新、奉献”的优良校风。

原湖北农学院老校门

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学院创办初期,教师大部分是从生产第一线调入的“文革”前大学毕业生,由于长期在基层工作,没有从事过教育,缺乏教学经验,加上缺教材,实验条件差,无参考书籍,这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但广大教师服从组织安排,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经验不足,虚心向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请教,精心备课,一遍遍试讲;没有教材,大家一起讨论,自编教材;没有实验器材,老师们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小改大用,手把手的指导学生做实验,有时一个实验要做到深夜,直到每一个学生都得出满意的结果才肯罢休。虽然办学条件简陋,但是每一位教师都全心投入,从严执教,以身作则,考试不降低标准出卷,阅卷严格认真,不迁就送分。

辅导员与大学生进行座谈交流

育种专家李煦远教授曾说:“我们不求名,不求利,不求官,只求教书育人,科教兴国。”无论任务多么繁重,广大教师都能像李教授一样,以“欲满一碗水,必备一桶水”的严谨治学态度要求自己,认真教,寓育人于教学之中。

正是由于广大教师这种甘为人梯,辛苦付出的奉献精神,才营造了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为国家农业现代化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

潜心科研的求实精神

建校初期,学校科研条件差、无资金、无设备,但是学校有土地,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也有一批胸怀报国之志的科技专家。他们以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克服一个个困难和挑战,心无旁骛地追求真理、探求真相,最终取得重大科研成果。

“水稻夫妇”戴绍钧、马来运教授,既是华中农学院的同窗,也是一对感情笃甚的连理枝。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在水稻育种王国里孜孜以求,育出“青革早”“汕优8号”“湖农5s”等8个新品种和新组合。他们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省科委重大攻关课题——籼型光敏核不育水稻研究因获重大突破,荣膺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大麦夫妇”陶采成、王鹤卿教授,均毕业于华中农学院,两人在农村基层走过了二十年风雨历程。1978年,他们身揣一纸调令从石首县农业局来到七里湖,一边教学,一边着力探索染色体分带技术在鉴定远缘杂种中的应用。为了提高啤酒大麦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他俩一年种植两季,在荆州夏收后立即赶往昆明夏播繁殖,收获的种子经过决选后,又火速赶回秋播。十个春秋,十载寒冬酷暑,终于育出“鄂啤2号”等系列深受欢迎的大麦“当家”品种。仅1989年,“鄂啤2号”在荆州地区和湖北省播种面积就分别占大麦种植面积的87.32%和66.2%。

“棉花教授”李煦远教授,被大家称为“沉醉银色的育种家”,1978年3月,从京山县永隆农技站调入华农荆州分院担任农学系棉花育种研究室主任。他是湖北农学院第一个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专家,仅用四年时间,就选育出了高产、优质、多抗的棉花新品种“鄂棉15”,该品种也是我国第一个仅用辐射育种育成的优良品种。

被麻城人民称为“羊专家”的刘长森教授,看到麻城荒山荒坡适合养羊,就涉蜀水、上巴山,从四川引进70只黑山羊,与当地山羊杂交,培育出优质杂交黑山羊。黑山羊从此在麻城安家落户。此后,刘教授专注于麻城黑山羊养殖研究,通过开办训练班,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走村串户,悉心指导,使当地许多农户摘下了贫困帽子,走上了致富路。麻城黑山羊也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目录,成为农业部“黑山羊”种质资源保护对象。

刘长森教授在麻城开展科技扶贫

在湖北农学院教学科研实践中,还涌现出了一大批“果树专家”“兽医专家”“水产专家”等科技专家,他们将青春和热血献给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教育事业腾飞做出了重要贡献。

刻苦钻研的进取精神

刚刚恢复高考制度入学的前几届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来自生产第一线,他们渴求知识,渴望毕业后回到基层建功立业。他们中有不少属“老三届”学生,有的上有老下有小,深知学习机会难得,也深切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所以这批学生一进校就争分夺秒,如饥似渴地学习,成绩也格外优良。

同学们在前往田间参加实践教学的路上

学习条件差,教室由仓库改造,但只要有书读,同学们什么都不计较。校园学习氛围深厚,学生学习热情高昂,冬天,手脚冻僵了,到外面活动一下,继续学习;夏天,教室里没有电风扇,一边学习一边擦着汗;清晨,校园到处是朗朗书声;课堂上,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讲,没有同学逃学,笔记做得一丝不苟、实验一做就是几个时辰;晚自习后,仍有学生舍不得离开教室,有的学生在宿舍楼熄灯后就去路灯下或打着电筒在被窝里学习,学生们也时不时到老师宿舍里请教。课余生活也非常丰富,千余亩农田上,参与农田管理,种花生,插稻秧,割麦子,大家得心应手,津津有味。同学们这种不知疲倦、孜孜以求的精神,得到了学校领导、教师甚至周边农民的啧啧称赞。

老师们在田间指导学生

正是这种勤奋刻苦的钻研精神,为他们赢得了“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受欢迎”的美誉,涌现出原湖北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戴贵洲,原湖北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焦春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华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徐汉虹,第二届“中国杰出青年科技创业奖”获得者洪秀明等杰出校友。至长江大学合并组建时,已培养乡镇长500多名、县市长150余名和一大批优秀的农业科技专家。

农学专业77级校友、华农荆州分院首届毕业生、我校退休教师曹年生同志回忆在七里湖的学习时光,深情地写道:

难忘沙洋七里湖,辛勤攻读处偏隅。

枫杨树下书声朗,斗室之中话语纡。

三尺讲台挥汗雨,一根粉笔挺身躯。

青春立得忠心志,极尽才华祖国需。

“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甘为人梯、潜心科研、刻苦钻研”的“七里湖”精神,已深深厚植于百年长大的血脉之中。在长江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和争创“双一流”过程中,我校农科快速发展,成绩喜人,拥有作物学和植物保护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成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长江中游作物绿色高效生产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农科作为学校的优势学科,推动了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长江大学。当然,农科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广大师生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在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时代怎样变革,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七里湖精神”不能丢,要继续发扬光大,让其历久弥新,经久不绝。

(危煜祥、车桥根据《湖北农学院校史》、刘在洲《浅谈“七里湖精神”》、曹年生《情系七里湖》等资料整理)

(审核 危煜祥 文启华 编辑 李胜杰)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