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长大要闻 >> 正文
长大要闻

【冲锋一线】科发院院长何文祥:加强制度建设 凝练特色方向 营造科研氛围 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4-06-20 作者: 浏览次数:

     

编者按:

为营造冲击世界一流学科、加快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浓厚氛围,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促进交流互鉴,特在学校校园网、校报等媒体开辟【冲锋一线】专栏,刊登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在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典型事例,内容包括思考、做法、成效等,展示方式为访谈、通讯、评论等。欢迎大家踊跃约稿、投稿。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716-8060590

本期我们走进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对话科发院院长何文祥。

记者:根据一流学科突破行动目标规划,团队建设迫在眉睫,科发院在团队建设和考核上有什么新的思路和举措,预期目标是什么?

何文祥:科研团队建设形成了以学校为主导,由专家领衔、骨干带头的团队建设机制,有组织地布局与国家战略需要、学校特色优势、教师专业发展相适宜的团队群,同时对接社会创新体系和产业体系,入驻平台阵。根据平台类型打造优势特色型团队、基础前沿型团队、工程技术型团队和人文智库型团队。

1.优势特色型团队建设:以低碳催化与二氧化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筹)、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非常规油气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农业农村部长江中游作物绿色高效生产重点实验室为引领,在石油科学与技术、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方面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专属名片,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合作以及相关课题攻关,将团队优势转化为前行动力,不断获取优势资源,巩固团队在业内的优势地位。5年内建设3-5个兼顾基础研究与转化应用的优势特色型团队。

2.基础前沿型团队建设:以油气钻采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油气地球化学与环境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南方复杂页岩油气地质与开发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为支撑,逐步引导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围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原创性科研领域进行攻关,力争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方面实现重大突破。5年内建设5-10个以基础科学研究为主的基础前沿型团队。

3.工程技术型团队建设:以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油气田清洁生产与污染物控制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非常规油气地质与工程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为载体,逐步引导产研融合,在智慧油气田、智慧农业、生态环保技术、全民健康、清洁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方面形成有代表性的特色产业技术。5年内建设5-8个以技术应用为主的工程技术型团队。

4.人文智库型团队建设:以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荆楚文化研究中心、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等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为桥梁,淬炼技术、对接需求,走出校园,凸显区域经济、荆楚文化、社会救助等方面的优势,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库。5年内建设3-5个以经济文化为主的人文智库型团队。

为促进科研团队健康快速发展,亟需一套新的办法和举措对团队进行考核。

1.所有科研团队根据自身专业特色优势入驻平台阵,支撑平台持续稳定发展。

2.每年根据团队主持的科研项目、申请的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发表的高水平论文以及论文被引、撰写的著作、制定的标准、获得的科技奖励和专利奖励、担任的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负责人、国内外学术组织或学术机构负责人等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并对各项指标赋予相应分值,进行考核评估。

3.学校对考核优秀的平台给予经费支持,经费发放至平台专用账号,由平台中的团队负责人统筹使用。

记者:为破解发展瓶颈,抢抓发展机遇,学校提出“六大行动”和“六个倍增”,科发院任务繁重,其中谋划大项目、获得大成果是重要内容,对此科发院将采取哪些举措?

何文祥: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将围绕谋划大项目、获得大成果,进一步强化服务与管理职能,拓展新职能,着力构建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服务科研的新格局;进一步强化科研成果转化;进一步整合全校资源,以“平台、基地、团队、项目”为依托,以“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为引领,构筑大平台、凝聚大团队、承接大项目、培育大成果、实现大转化。具体举措如下:

一是转变思路,聚焦产出。组织引导各单位着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培育和产出工作,做到有思路、有规划、有措施;以国家、行业、产业需求为导向,谋划大项目,形成研发合力,使成果的产出聚焦,力争实现国家基金、重点项目数量倍增。

二是整合优势,凝练成果。充分发挥优势学科整合效应,拓展新兴领域,建立合力协调产出科研成果的机制;围绕特色优势领域、高端平台、优势学科,加强协调与服务,促进高质量成果产出,强化大成果凝练,孕育标志性成果,力争实现国家奖项突破。

三是群策群力,突出贡献。做好政策梳理、解读,提供支持,变压力为动力,加快推进分类评价、分类考核,突出科研贡献,提升教师产出高质量成果的内生动力,营造良好科研环境,力争实现高水平科研论文数量倍增。

四是需求导向,创新转化。组织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按照“政府引导、学校牵头、校地共建、市场运作”模式,围绕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特色领域的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加强学科协同,力争实现成果转化数量倍增。

记者:湖北省委4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深入推进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建设,为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湖北打造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我校将如何推动这项工作?

何文祥:长江大学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资源和能力,具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优良传统。当前,为助力把湖北打造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科发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整合资源,聚焦“四个重大”持续发力。在重大平台、重大人才、重大项目、重大成果等方面扎实推进省企省部共建,大力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专门成立平台与实验室管理处,加强科研资源的调配、管理,积极争取资源,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支持条件建设。

2.突出优势,实施“六个倍增”计划。推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建设取得新成效,鼓励和指导各学院围绕“国之大者”“省之要事”“校之要点”,明晰发展的最大优势、制约瓶颈、发展目标,突出优势方向,找到服务和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激发发展活力,早日实现“六个倍增”,推动各项核心办学指标再上新台阶。

3.组织专班,主动融入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建设。学校组织多名干部赴荆州市科学技术局、经济与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等市直部门挂职,直接参与地方科技创新事业;充分发挥湖北技术交易所荆州分所平台作用,组建荆州新智创新供应链有限公司,在市科技局领导下,直接参与科创供应链“天网”平台荆州专区建设等工作;积极组织教师参与荆州市科技成果转化“轻骑兵”活动,对接企业需求,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

记者:作为地处荆州的省属高校,如何发挥科技创新优势,赋能荆州高质量发展?

何文祥:名城育名校,名校润名城。长江大学作为地处荆州的湖北省属高水平大学,扎根荆楚大地办好大学,深化名城名校共荣共通,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近年已实现与荆州市县级及以上各级政府战略合作全覆盖。学校出台《长江大学服务荆州鄂中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五年工作方案(2022-2026)》,组织了“鄂来拍”湖北省重点科技成果拍卖交易会荆州专场活动,常年遴选省市特派员服务企业,共建石首市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等,通过科技创新持续赋能荆州高质量发展。

荆州所需,长大所能,服务荆州高质量发展永远在路上。未来,学校将继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在三个方面做好服务荆州高质量发展文章。

一是面向荆州需求,打造荆州科技创新“主阵地”。学校将聚焦优势学科,加强规划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和荆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效整合产、学、研、用各类资源,贯通研发、孵化、转化等关键链条,推动科技创新赋能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融入荆州大学城(荆州科创大走廊)建设,力争实现荆州全国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充分发挥省级大学科技园作用,加强创新创业服务,争创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二是深化校企合作,培养荆州科技创新“生力军”。围绕荆州市“4611”现代产业体系和“五大主导”优势产业,鼓励支持广大教师、博士、硕士研究生深入行业龙头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为产业体系和行业发展提供高水平的技术研发服务,并培养一批高质量的科创人才;深化在智能装备、现代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校企合作,共建一批联合实验室,协同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

三是科技创新赋能,打造荆州经济腾飞“主引擎”。2023年,学校与80多家在荆企业建立紧密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了30多个科教服务基地,54名博士为荆州33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1年的科技服务工作,60多名专家教授奋战在石首全国农业现代化先行县建设一线,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40个,100多项科技成果在荆州转化。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将积极参与“揭榜挂帅”技术攻关,承担荆州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一批“卡脖子”难题,形成一批标志性原创成果,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持续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轻骑兵”活动,不断促进学校科技成果在荆州本地转化,推动创新链、成果链与荆州“4611”现代产业体系深度融合,真正实现校地深化绑定、同频共振。

记者:在营造学校科研氛围,激发教师科技创新活力上有什么举措和建议?

何文祥:一定程度上,科研氛围是学校科研实力的体现,学校近几年非常重视科研氛围营造,注重形成无处不科研、无人不科研的局面。

1.强化顶层设计,营造科研氛围

结合地方特色、行业需求、学校特点等凝练专业方向,在能源和粮食“两个安全”,教育和医疗“两个民生”,长江大保护与碳达峰碳中和“两个战略”等重点领域方向,组建跨学科、跨学院专家团队,产学研用结合,促进科研成果产出,形成具有长江大学自身特色的“方向-队伍-平台-项目”创新链。

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协助各个学院邀请知名学者、行业专家来校讲座交流,持续推进长江讲坛等学术活动开展,形成浓厚的院校两级学术活动氛围,激发教师科技创新活力;鼓励各学院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分享经验,通过组织跨学科学术讲座、工作研讨、技术交流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鼓励各学院积极承办有利于扩大学术影响力、促进学科建设的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千方百计寻找符合学校学科特色和结构体系的契合点,营造良好科学研究氛围。

2.完善工作制度,强化责任落实

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规范科研项目的申报、审批、实施和验收流程,规范科技成果的认定、评价、登记、奖励管理、推广与转移转化等流程。提供一体化科研管理服务,协助教师申报科研项目、管理科研经费,指导科技成果奖励申报和转移转化等,减轻教师的非科研负担。加大大型仪器共享力度,理顺大型仪器购买、绩效评估等认证程序。

通过制度建设,促使科研活动常态化、有序化、规范化,通过定期开展各级各类学术活动,扩大学术影响力,在师生中营造积极的科研氛围。

设立科研项目开放基金,支持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优化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后资助政策,鼓励教师积极申报高价值专利;修订绩效评估和奖励机制,引导教师在大成果、大项目和高水平论文上深耕细作,激发教师科技创新活力。

3.扩大学术资源,助力科创腾飞

构建政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做有组织的科研;加强学校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建立新的利益互惠与共享关系,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合力;建立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研发工作;邀请企业专家来校进行技术交流和指导,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我校科研工作提供更广阔的知识生产与应用市场。

(记者 李胜杰 审核 刘长华 管锋 编辑 杨云锋)

新闻排行榜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