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江大学新闻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长大要闻 >> 正文
长大要闻

【冲锋一线】石油工程学院:以一流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5-11 作者: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 (通讯员 周晓峰)“述、问、评、测”环环相扣,台上支部书记讲做法、找短板、谈思路,台下党员群众提问点评、氛围热烈……这是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年度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场景。近年来,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党委立足办学特色,以“育一流人才,出一流成果,建一流学院,做一流贡献”为宗旨,在党建工作、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强组织提能效 党建工作成体系

在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抓实支部建设蔚然成风。学院党委围绕中心工作,构建“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层层抓落实”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体系,不断深化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了国家、省级、校级三级党建“双创”工作体系。

学院党委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党委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健全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根据一流学科建设需要,推进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大党建工作体系。

同时,认真履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责任,按照“政治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要求,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实现了专任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把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新时代高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发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油气田开发工程系教工党支部的样板作用,宣传样板支部的建设成效,推广党建工作案例,筑牢战斗堡垒,深化“传承石油精神,担当育人使命”品牌活动,推进学院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强队伍树形象 人才工作有突破

近年来,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新增国家“万人计划”、全国优秀教师、国家优青、长江青年学者、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国家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等10人(次),这和学院党委立足“人才强院”战略,全面激发师资队伍活力,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分不开。

学院深入实施“五亮五比五创五评”实践活动,引导党员教师积极亮思想、亮身份、亮承诺、亮责任、亮风采,争做学生引路人,涌现出一批高层次人才和先进教师典型;深入贯彻“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充分挖掘石油精神、石油文化育人资源,夯实第一课堂,通过“小课堂·大思政”新课堂,3名教师获批教务处“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通过许多小的思政元素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和素质提升。

活跃第二课堂,积极举办“石油文化素养系列活动”。通过素养讲坛邀请校内外专家、校友,分享个人成长经历,为学生埋下“石油基因”;通过“石油故事我来讲”演讲比赛,展现、传播石油文化学习的感悟与心得;通过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全国油气储运设计大赛等科技竞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为祖国能源战略安全作出贡献。

拓展第三课堂。每年暑期,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石油生产一线。2019年以来,实践队走访过新疆油田、塔里木油田、西南油气田、川庆钻探等多家石油单位。

强阵地促品牌 教育教学有创新

“记得留学期间,我带着问题去问导师,他并没有直接给我答案,相反抛出了更多相关的问题引导我自己去思考,这深深影响了我现在对学生的教育方法,比起给出一个答案,打通思维方式更重要。”受导师的影响,张菲菲教授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方法,他带领学生们从钻井最简单的数学物理方程、实例计算代码出发,在编译器中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逐字逐句解释代码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打开钻井的智能化大门。类似这样的创新式教学,已成为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推进人才培养的“红色名片”。

学院坚持党建引领,以学科建设为重点,推进学科资源整合,形成了复杂油气井工程理论与技术、复杂油气藏开发理论与技术、油田化学理论与技术、油气集输工程与安全、油气钻采智能化五个学科方向,搭建高水平学科平台,学科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通过构建新时代立体化党员教育学习体系,线上线下融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亲和力。在全院党支部和师生党员中开展以“创一流队伍、创一流服务、创一流业绩、创一流形象、创一流作风,比业绩、比干劲、比奉献、比创新、比作风”主题活动,搭建学习先进典型的实践平台,激发党员奋勇争先的热情。

通过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有力促进学院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国内一流学科建设等重大工作的开展。

强特色勇担当 科学研究结硕果

勇于担当,主动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是学院全体师生立下的铮铮誓言。

海洋深水高温高压钻井技术一直是困扰我国海洋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发展的瓶颈,楼一珊教授带领团队集中攻关,开发出用于我国南海深水高温高压井的压力预测与实时监测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廖锐全教授团队所研发的气举远程智能控制系统的成功应用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为“吐哈气举”品牌的形成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气举试验基地”的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赵辉教授及其团队在国内开展了油气藏智能开发优化技术的研究,其成果被国际石油界发行量最大的石油科技杂志JPT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阳评价“赵辉的研究,加快了智能开发优化技术的攻关和应用,对我国石油工业安全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张菲菲教授带领的智能钻井研究团队瞄准世界钻井领域最前沿和实际生产需求,致力于实时智能钻井风险预警及优化技术研究,开发出适合我国行业需求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钻井软件,缓解了国家油气钻井“卡脖子”问题……

学院全体教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端稳能源饭碗”嘱托,持续攻关石油领域关键技术,用创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审核 张伟 编辑 刘长华)

新闻排行榜